新(xin)華社(she)成都(dou)5月11日電(dian)(記者趙怡(yi)寧(ning)、董小(xiao)紅、楊(yang)華)監護(hu)儀的(de)滴(di)滴(di)聲(sheng)、急促(cu)的(de)腳步聲(sheng)、醫護(hu)人員的(de)溝通聲(sheng)……在(zai)急診科,一扇365天24小(xiao)時敞開的(de)大門(men),是許多危急患者的(de)“生命通道”。
在“5·12”國際護士節來(lai)臨之際,記(ji)者走近四川(chuan)大學(xue)華西醫(yi)院(yuan)急診護理(li)科的(de)護士們,傾(qing)聽這群急診護理(li)“尖兵”背(bei)后的(de)故事。
身(shen)著藍白色工(gong)作(zuo)服,快步穿(chuan)行于病床間,一邊檢查監(jian)護(hu)儀數據,一邊回應家屬(shu)詢問……36歲的(de)陳意,已在急診(zhen)科工(gong)作(zuo)12年。對他而言,連軸轉已是“家常便飯(fan)”。“在急診(zhen)科當護(hu)士,特(te)別考(kao)驗臨床思(si)維和(he)應變能力(li)。每天都不(bu)清楚(chu)下一刻會遇到怎樣的(de)病人。”陳意說。
2025年5月9日,四(si)川大學華(hua)西醫(yi)院急診科護士陳意(yi)正在護理病(bing)人。新華(hua)社記(ji)者 趙怡寧 攝
來自四川(chuan)仁壽縣的陳意決(jue)定當一(yi)名護士,源于2008年汶(wen)川(chuan)地震中的經歷(li)。
當時還在(zai)讀高中的(de)(de)他(ta)(ta),目睹醫護人員冒著余(yu)震(zhen)搶救(jiu)傷員的(de)(de)情景(jing)后(hou),深受震(zhen)撼。“護士緊緊握(wo)住傷員的(de)(de)手,給(gei)傷員清理換(huan)藥,給(gei)大家帶(dai)來生的(de)(de)希(xi)望;從此(ci)之(zhi)后(hou),護士這份工作就在(zai)我(wo)心(xin)中生根發芽(ya)。”陳(chen)意(yi)說(shuo),2013年,他(ta)(ta)如愿進入四川(chuan)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實(shi)現了自(zi)己的(de)(de)夢想。
與其他科(ke)室不同,急診(zhen)科(ke)危急重(zhong)癥患者多,護理(li)工作節奏快,更鍛煉人。“急診(zhen)科(ke)的護理(li)工作雖然很累、很有挑戰,但能(neng)迅速成長。”陳意說。
2025年5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zhen)科(ke)護(hu)士陳意(左)正在和同(tong)事交流病人病情。新華社(she)記者 趙怡寧 攝
四川(chuan)大學華西醫院第三病(bing)區護(hu)士長兼急診科科護(hu)士長高永莉(li)介(jie)紹,作為西南地區危重病(bing)人(ren)(ren)搶救中心(xin),急診科平時接診的危重病(bing)人(ren)(ren)就比較多。“這就意味著急診科的護(hu)理人(ren)(ren)員,不(bu)管(guan)是從(cong)體力還是從(cong)技術上(shang),都要(yao)達(da)到很高的水平。”高永莉(li)說。
為(wei)了(le)更好(hao)地護(hu)理(li)危重患者(zhe),急(ji)診(zhen)科護(hu)士(shi)還需要擁有“十八般武(wu)藝”。
  “例如靜脈輸(shu)(shu)液(ye),看起來簡(jian)單,但如何(he)在危重病人本就十分脆(cui)弱(ruo)的血管上開通(tong)輸(shu)(shu)液(ye)‘生命通(tong)道’,我們還成立了專門的團隊研究這個(ge)事情。”高永莉說(shuo)。
急診科是突發事件時(shi)接診病人的最前線,在搶救生命(ming)的賽(sai)道上,分秒必爭不是口號,而是“肌肉記憶(yi)”。
2024年,成都一(yi)家(jia)酒店突發火(huo)(huo)災,收到需(xu)要(yao)接診(zhen)火(huo)(huo)災傷員(yuan)的消息后,高永莉第一(yi)時間(jian)組(zu)織值守(shou)護士(shi)做好接診(zhen)準(zhun)備。“在突發事件護理時,我們每個護士(shi)都各司其職,井(jing)然有序、忙而不亂。”
近年(nian)來,四川大(da)學(xue)華西醫(yi)院急(ji)診科護理(li)團隊也(ye)在不(bu)斷壯大(da),吸引(yin)越(yue)來越(yue)多年(nian)輕(qing)人加入。在急(ji)診科,“80后(hou)”“90后(hou)”護士占比(bi)已超(chao)過80%;急(ji)難險重時刻,他(ta)們從未退縮。
2022年,瀘定縣突發6.8級地震。在通訊中斷(duan)、危險未知(zhi)的(de)情況下,四川大學華西醫(yi)院援助醫(yi)療隊陸(lu)續診斷(duan)傷(shang)員(yuan)42人。
“在地(di)震(zhen)(zhen)災區,我們9名支援隊員(yuan)(yuan)在2輛(liang)救(jiu)護車上住了幾天(tian),夜里也不敢深睡,經(jing)常(chang)被余(yu)震(zhen)(zhen)搖醒。但看到昏迷的傷員(yuan)(yuan)在我們的護理(li)下逐漸蘇醒,危重(zhong)病人情況日益好轉時,會(hui)油然而(er)生一種強(qiang)烈(lie)的職業自豪感。”主動(dong)報名加入醫(yi)療隊的陳意(yi)說(shuo)。
  護士節,對急診科(ke)的護士而(er)言,既是慶祝,更是激勵。
  在高永莉37年(nian)的(de)(de)職(zhi)業生涯中,她親身感受(shou)到護(hu)(hu)士社會(hui)認可度的(de)(de)變(bian)化:“現在越(yue)來(lai)越(yue)多人意識到護(hu)(hu)理(li)對病情恢復(fu)的(de)(de)重要性,愿意報考護(hu)(hu)理(li)專業的(de)(de)有志青年(nian)也越(yue)來(lai)越(yue)多。”
在(zai)護士節前夕,陳意被評選為“華(hua)西青(qing)年(nian)榜樣(yang)”,在(zai)人才(cai)濟濟的四(si)川大學華(hua)西醫院,這份榮譽來之不易。
“怎樣才算是(shi)一名(ming)好護士呢?我覺得過硬的(de)專業(ye)本(ben)領是(shi)基礎,還要有一顆永遠(yuan)對病(bing)人(ren)認真負(fu)責的(de)心(xin)。”陳(chen)意說,眼神中閃耀(yao)著對工作的(de)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