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政辦函(han)〔2025〕38號
太原市及(ji)晉源(yuan)區(qu)人民(min)政府,省各有關單位:
為做好山西博(bo)物(wu)院(yuan)新館建設(she)工(gong)(gong)作,加快推(tui)進山西博(bo)物(wu)院(yuan)新館建設(she)工(gong)(gong)程,經(jing)省政府同意(yi),決定成立山西博(bo)物(wu)院(yuan)新館建設(she)工(gong)(gong)作專班(ban)。現將(jiang)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yi)、工(gong)作任務
貫徹省委(wei)、省政府(fu)工作(zuo)部署,加(jia)強山(shan)西博物(wu)院(yuan)新館建設的組織領導和(he)統籌協調,充(chong)分發揮相關部門職能,研究解決項(xiang)目審批、資(zi)金籌措、征地拆遷、建設實施(shi)、運行管理等(deng)重(zhong)大問題(ti),推動山(shan)西博物(wu)院(yuan)新館盡快建成開(kai)放(fang)。
二、組成人(ren)員(yuan)
組??長(chang):林紅玉(yu)?副省長(chang)
副組長(chang):李天(tian)照?省政(zheng)府副秘書長(chang)
劉潤民?省文物局(ju)局(ju)長(chang)
成??員(yuan):王(wang)??敬?省發展改革委副(fu)主任
王會(hui)波?省(sheng)財(cai)政(zheng)廳(ting)副廳(ting)長(chang)
張學鋒?省住建廳一級巡視員
趙明宇?省紀委(wei)監委(wei)駐省文旅(lv)廳紀檢監察組組長(chang)
馬翠珍?省審(shen)計(ji)廳(ting)副廳(ting)長
李自紅?省地震(zhen)局(ju)副(fu)局(ju)長
倪華光(guang)?山西建投集團董事長
于(yu)振龍?省文物(wu)局(ju)副(fu)局(ju)長
楊梅(mei)喜?省(sheng)文物局二級巡視員(yuan)
王曉毅?山西博物院(yuan)院(yuan)長
李(li)永強(qiang)?太原市副市長
張(zhang)??耀?太原市晉源區區長(chang)
三(san)、工作機制(zhi)
1.專(zhuan)班辦公室設在(zai)省文物(wu)局(ju),負責專(zhuan)班日常(chang)工作,辦公室主(zhu)任(ren)由(you)省文物(wu)局(ju)局(ju)長劉潤(run)民兼(jian)任(ren)。專(zhuan)班組成(cheng)人(ren)員(yuan)如有變動,由(you)現履職(zhi)人(ren)員(yuan)自行遞補,專(zhuan)班辦公室及時動態調整。
2.專班(ban)不定期組織(zhi)召開全(quan)體會(hui)(hui)議(yi)或者部(bu)分成員會(hui)(hui)議(yi),聽取山西博(bo)物院新館建設推(tui)進情(qing)況匯報,解決(jue)項目推(tui)進中的重大問題(ti)(ti);專班(ban)辦(ban)公室每(mei)半月召開專題(ti)(ti)或者調(diao)度會(hui)(hui)議(yi),及時會(hui)(hui)商研(yan)判、協調(diao)解決(jue)工(gong)作(zuo)推(tui)進過程(cheng)中存在的具(ju)體困(kun)難和(he)問題(ti)(ti),重大問題(ti)(ti)報工(gong)作(zuo)專班(ban)研(yan)究。
3.專班自成立之日起,運行至2028年底(di)。到期后根據工作需(xu)要(yao),確需(xu)保留的,按程序(xu)報省政府審(shen)批。
山西省人(ren)民政府辦(ban)公(gong)廳
2025年4月2日
(此件公(gong)開發布(bu))
4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成立山西博物院新館建設工作專班的通知》(簡稱:《通知》)。
《通知》顯示,為做好山西博物院新館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山西博物院新館建設工程,經山西省政府同意,決定成立山西博物院新館建設工作專班。
組成成員如下:
專班辦公室設在省文物局,負責專班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省文物局局長劉潤民兼任。專班組成人員如有變動,由現履職人員自行遞補,專班辦公室及時動態調整。 |
專班不定期組織召開全體會議或者部分成員會議,聽取山西博物院新館建設推進情況匯報,解決項目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專班辦公室每半月召開專題或者調度會議,及時會商研判、協調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重大問題報工作專班研究。
專班自成立之日起,運行至2028年底。到期后根據工作需要,確需保留的,按程序報山西省政府審批。
山西博物院自2005年對外開放以來,已經成為了太原市乃至整個山西省的文化名片之一。它占地168畝,建筑面積達5.2萬平方米,展覽面積為1.3萬平方米,文物庫區則有1.2萬平方米。據統計,截至2024年,山西博物院共接待了324萬人次的游客,其中超過一半(56%)為外地游客。日常參觀量約為1.3萬人次/日,“五一”小長假期間更是達到了每日2.6萬余人次的高峰,暑期也保持在每日1.78萬人次左右。這些數據表明,現有的博物院規模已經無法承載如此龐大的游客量,亟需擴建以滿足未來的需求。
鑒于上述情況,《2025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將建設山西博物院新館列為當年的重點工作安排之一。
新館選址在環晉陽湖區域,網傳位于西北角,旨在進一步挖掘和展示這一地區豐富的文化價值與歷史底蘊。晉陽湖不僅是自然風光旖旎之地,更是2500年前晉陽古城遺址所在地,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這里曾是“表里山河”的中心,也是中原華夏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交融的關鍵地帶,孕育出兼容并蓄、特色鮮明的晉文化。
根據太原市人大代表、山西博物院院長王曉毅結合民之所盼,立足本職崗位,提出“太原市打造環晉陽湖文化新高地”的建議稱:
一是加強規劃引領,明確環晉陽湖區域的功能定位、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通過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確保各項規劃有效銜接、順利實施。
二是深挖文化內涵,通過加強對晉陽古城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打造一批具有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的景點景區,并融入現代文化元素,進一步提升文旅產品的時尚感和吸引力,以滿足現代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三是推動產業融合,促進環晉陽湖區域的文旅產業與農業、工業、體育產業等聯動發展,通過培育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特色旅游產品、舉辦品牌體育賽事活動等措施推動文旅產業創新升級。
四是完善配套設施,加強交通、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周邊生態和旅居環境,打造交通便捷、服務周到、環境優美的旅游目的地,增強區域綜合吸引力。
五是強化市場營銷,精心策劃和組織文化論壇、藝術展覽、民俗節慶、音樂節等各類文化旅游節慶活動,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媒體平臺和渠道,包括傳統媒體與新興社交媒體,加大對環晉陽湖文旅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其知名度和影響力。
選擇晉陽湖區域作為新館的建設地點具有深遠的意義。首先,這一區域本身就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證者,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能夠為博物館提供豐富多樣的展示素材。其次,晉陽湖板塊近年來熱度不減,得益于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政策支持以及生態資源的深度融合。
例如,晉陽湖南岸的華為油氣礦山軍團全球總部項目已于2024年底完成主體建設,并預計于2025年10月正式運營,這將進一步推動該區域的發展。此外,晉陽湖北岸文旅休閑度假區的高標準打造,以及天美商業綜合體項目的落地,都彰顯了晉陽湖板塊作為太原“頂流”區域的地位。
通過建設山西博物院新館,不僅可以有效緩解現有場館的壓力,提升游客體驗,還能促進當地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增強區域綜合吸引力。同時,這也是對太原市整體城市規劃的一次重要補充,有助于塑造一個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特色區,使之成為兼具文化魅力和現代氣息的重要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