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號 典型經驗 年度 通報 序號
1. 天(tian)津市加大重(zhong)大項目組(zu)織實(shi)施力度。 2015 第二次 1
2. 河北省(sheng)固安縣積(ji)極探索PPP(政府和社會資(zi)本合作)模(mo)式。 2015 第二次 2
3. 山西省深化煤炭管理(li)體(ti)制改革。 2015 第(di)二次 3
4. 內蒙古自治(zhi)區包頭市加大北(bei)梁棚戶區改造力度(du)。 2015 第(di)二次 4
5. 吉林省對重大項(xiang)目推(tui)進工作(zuo)進行全覆(fu)蓋巡檢。 2015 第二次 5
6. 上海市加大調結構工作力度。 2015 第二次 6
7. 安(an)徽省大力發(fa)展戰略(lve)性新興產業(ye)。 2015 第(di)二次 7
8. 福建省(sheng)深入推(tui)進(jin)穩增長政策措施(shi)落實。 2015 第二次 8
9. 江(jiang)西(xi)省探索創新鐵(tie)路投融資模式(shi)。 2015 第二次(ci) 9
10. 河南省設立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chang)資金。 2015 第(di)二次 10
11. 湖北省十堰市(shi)鄖陽(yang)區積極探索(suo)財(cai)政資金統籌使用機制(zhi)。 2015 第二(er)次 11
12. 湖南省(sheng)著力(li)穩定和擴大投(tou)資。 2015 第二次 12
13. 廣(guang)東省(sheng)全面推(tui)開(kai)商事制度改革。 2015 第二(er)次 13
14. 廣西壯(zhuang)族自治(zhi)區加快推動重大項目(mu)建設。 2015 第二次(ci) 14
15. 重(zhong)慶市積極擴大消費需(xu)求。 2015 第二次 15
16. 四川(chuan)省加快推(tui)進城鄉統籌發展。 2015 第二次 16
17. 貴(gui)州省加(jia)大投資工作(zuo)力度。 2015 第二次 17
18. 云南省健(jian)全政(zheng)策落實(shi)督查機(ji)制。 2015 第(di)二次 18
19. 甘肅省(sheng)加大(da)鐵路(lu)建設力度。 2015 第(di)二次 19
20. 青海省狠抓政策落實。 2015 第二次 20
21. 發展改革(ge)委加強宏觀政(zheng)策統籌(chou)協調。 2015 第二次 1
22. 教育部(bu)促(cu)進高等教育入學機(ji)會公平。 2015 第二(er)次 2
23. 科技部、發展(zhan)(zhan)改革委、財政部實(shi)施創新驅動發展(zhan)(zhan)戰略。 2015 第二次 3
24. 工業和信(xin)息化部(bu)(bu)、財政部(bu)(bu)積極推進集成電路產(chan)業發(fa)展。 2015 第(di)二次 4
25. 財政部(bu)、稅務總局落(luo)實減免稅政策支持小(xiao)微企業發展,促進國內消費(fei)。 2015 第二次 5
26. 人(ren)力資源社會保障部(bu)、教育部(bu)積極促(cu)進(jin)就業和創業。 2015 第二次 6
27. 國(guo)土資(zi)源(yuan)部保(bao)障重大(da)項目用地需求。 2015 第(di)二次 7
28. 環境保(bao)護(hu)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加(jia)強大氣污染(ran)防治(zhi)。 2015 第二次 8
29. 住房城鄉建(jian)設部(bu)、發展改革委、財政(zheng)部(bu)、國土(tu)資源部(bu)、農業部(bu)、林業局、開發銀行加(jia)快城鎮保(bao)障性安居工程建(jian)設。 2015 第二次(ci) 9
30. 交通運輸部(bu)統籌推進交通運輸大通道建設。 2015 第二次 10
31. 水(shui)利部(bu)、發展改(gai)革委(wei)、財政部(bu)、農業發展銀行加快推進重大水(shui)利工程建設。 2015 第二次 11
32. 審(shen)計(ji)署(shu)加大穩增長等政策(ce)措施貫(guan)徹落實(shi)情(qing)況跟蹤(zong)審(shen)計(ji)力(li)度。 2015 第(di)二次 12
33. 海關總署深入(ru)推進(jin)區(qu)域通關一體化、“雙隨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通關無紙(zhi)化等通關便利化改革。 2015 第二次 13
34. 工(gong)商總局(ju)、質檢總局(ju)、稅務總局(ju)大力推(tui)進(jin)商事(shi)制度改革(ge)。 2015 第二次 14
35. 質檢總局積極推進京(jing)津冀、長江經(jing)濟帶、東北四省(區)、泛珠三角地區、絲綢之路(lu)經(jing)濟帶“9+2”檢驗檢疫通關(guan)和(he)業務一體化模式。 2015 第(di)二(er)次 15
36. 國務院審(shen)改(gai)(gai)辦深入(ru)推進行政審(shen)批制度改(gai)(gai)革。 2015 第二次 16
37. 北(bei)京市(shi)海淀區以建設雙創示范基地為契機促(cu)進經濟發(fa)展提質增(zeng)效。 2016 第三次 1
38. 天(tian)津市(shi)靜海區打造醫養(yang)結合新(xin)模式深入推進養(yang)老服務業(ye)綜合改革試點。 2016 第三(san)次(ci) 2
39. 河北省保定(ding)市優(you)化政策環境全力(li)打(da)造創新驅(qu)動(dong)示范市。 2016 第三(san)次 3
40. 山西(xi)省積極穩妥推進去(qu)產能企業職工安置工作。 2016 第三次 4
41. 內(nei)蒙(meng)古自(zi)治(zhi)區(qu)通遼市(shi)多措(cuo)并舉推動企業減負增效。 2016 第三次 5
42. 遼寧省(sheng)盤錦市狠抓(zhua)重點工作落實促進(jin)經濟增長。 2016 第三次 6
43. 吉林省梅河(he)口市實施重特(te)大疾病(bing)兜(dou)底救助減輕群(qun)眾(zhong)就醫負擔。 2016 第三次 7
44. 黑龍江省東寧(ning)市做精做強特色產業(ye)促(cu)進農民(min)增收。 2016 第三次 8
45. 上海市深化國際貿易(yi)(yi)“單(dan)一窗口”建設(she)促進貿易(yi)(yi)便利化。 2016 第三次 9
46. 江蘇省南通(tong)市(shi)優化審(shen)批流(liu)程推(tui)行“1枚印章管到底”。 2016 第三次(ci) 10
47. 浙江省推進(jin)“特色小鎮”建(jian)設打造新型(xing)產業集(ji)聚區(qu)。 2016 第三(san)次 11
48. 安徽(hui)省蕪湖市(shi)開展分(fen)類執法改(gai)革提升綜合監(jian)管水(shui)平。 2016 第三次 12
49. 福建省泉州市清理規范(fan)行政審批申報事項降低(di)企(qi)業和群(qun)眾辦事門檻。 2016 第三次 13
50. 江西省實施嚴格生(sheng)態保(bao)護促進綠色(se)發展。 2016 第三次 14
51. 山東省淄博市創新開展聯(lian)動審批提高行政(zheng)服(fu)務效(xiao)率。 2016 第三(san)次 15
52. 河南省(sheng)漯河市(shi)以工業(ye)轉型升級促(cu)進經濟(ji)健(jian)康發展。 2016 第三次 16
53. 湖(hu)北省大冶市加快(kuai)推進(jin)農村產(chan)權制度改革和農村金融(rong)改革創新。 2016 第三次(ci) 17
54. 湖南省湘潭縣以項目(mu)建設攻堅助推經濟增長。 2016 第三次 18
55. 廣(guang)東(dong)省汕(shan)頭市綜(zong)合施策促進民(min)間投資快速增長。 2016 第三次 19
56. 廣(guang)西壯族自治(zhi)區東興市創(chuang)新(xin)邊民互市貿易結算模(mo)式大(da)力發展跨(kua)境貿易。 2016 第三(san)次 20
57. 海南省瓊海市(shi)構建全域旅游(you)通道打造(zao)大旅游(you)格局(ju)。 2016 第三次 21
58. 重慶(qing)市大(da)足區強化企業服(fu)務促進(jin)民間(jian)投(tou)資(zi)健康(kang)發展。 2016 第(di)三次 22
59. 四川省德(de)陽市(shi)推動智能制造集群(qun)化加快轉(zhuan)型升級。 2016 第(di)三次 23
60. 貴州(zhou)省積極推進(jin)大數據戰略行動促(cu)進(jin)創新驅動發展。 2016 第三(san)次 24
61. 云(yun)南省(sheng)積極承接產(chan)業(ye)轉移推(tui)動加(jia)工貿易(yi)發展。 2016 第三(san)次(ci) 25
62.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實施“十大民心工程”保(bao)障改善民生(sheng)。 2016 第三次 26
63. 陜西(xi)省藍田縣實施全域旅(lv)游促進(jin)旅(lv)游業快速發(fa)展。 2016 第三(san)次 27
64. 甘肅省隴南市積(ji)極推(tui)進“電(dian)商扶貧”帶動貧困群眾(zhong)就業增收。 2016 第三次 28
65. 青海省深(shen)入推(tui)進行政審批制(zhi)度改(gai)革打造良(liang)好營商環境。 2016 第三次(ci) 29
66. 寧夏(xia)回族自治區銀川市(shi)創新城(cheng)市(shi)管(guan)理模式(shi)推(tui)動(dong)智(zhi)慧城(cheng)市(shi)建設。 2016 第三次 30
67. 新(xin)疆維吾爾自治區阿拉(la)山(shan)口(kou)市(shi)主動(dong)融入“一帶一路(lu)”戰略大力發展口(kou)岸經濟(ji)。 2016 第三次 31
68.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tuan)第八師石河子市調結構促(cu)改革實現速度和效益(yi)雙增長(chang)。 2016 第三次 32
69. 國家發(fa)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xi)化部積極推進(jin)鋼鐵煤炭(tan)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 2016 第三次 1
70. 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學(xue)改革助(zhu)力“雙創”。 2016 第三次 2
71. 科技(ji)部加快推進重大科技(ji)成果產(chan)業化發展新經濟培育(yu)新動能。 2016 第(di)三次 3
72. 工業和信息化(hua)部深入推進“中(zhong)國(guo)制造(zao)+互聯網”。 2016 第(di)三次 4
73. 民政部(bu)圍繞困難群體(ti)特殊需(xu)求實施(shi)托底保障(zhang)。 2016 第三次 5
74. 財政部、稅務總局扎實做好全面(mian)推開“營改增”試(shi)點工作(zuo)。 2016 第三(san)次 6
75. 人力(li)資源社會(hui)保障部積極促進重點人群就(jiu)業創業。 2016 第三(san)次 7
76. 環境保護部堅持問題導向(xiang)推進環境保護領域改革。 2016 第三次 8
77. 水利(li)部加快推進重大(da)水利(li)工(gong)程建(jian)設(she)。 2016 第三次 9
78. 國(guo)家衛生(sheng)計生(sheng)委(wei)實施改善(shan)醫療服務行動深化(hua)醫藥衛生(sheng)體制改革。 2016 第三次 10
79. 審計署(shu)加大民生(sheng)資金和(he)項目(mu)審計力度。 2016 第(di)三次 11
80. 海關總署積(ji)極推(tui)進(jin)“雙(shuang)隨機、一(yi)公開”監管。 2016 第(di)三次 12
81. 稅務(wu)總局、銀監(jian)會建立“銀稅互動(dong)”機制深化(hua)小(xiao)微企(qi)業金融服務(wu)。 2016 第(di)三次 13
82. 工商總局(ju)大力實施“雙隨機(ji)、一公開”監管。 2016 第三次 14
83. 國務院扶貧辦扎實(shi)開展建檔立卡工作提高扶貧精準度。 2016 第(di)三次 15
84. 國務院審(shen)改(gai)辦大(da)力推進行政審(shen)批制度改(gai)革。 2016 第三次 16
85. 中國(guo)鐵(tie)路(lu)總公司積極推進高(gao)速鐵(tie)路(lu)技術創新。 2016 第三次 17
86. 天津市實(shi)施百(bai)萬技能人才(cai)培訓福利計劃為(wei)產業(ye)轉型升(sheng)級提(ti)供(gong)人才(cai)支撐。 2017 第四(si)次 1
87. 天津(jin)市向科技(ji)型企業(ye)選派科技(ji)特(te)派員加速科技(ji)成果(guo)轉化。 2017 第(di)四次 2
88. 河北省建立(li)全鏈條服務體(ti)系扶持科(ke)技型中(zhong)小企業成長。 2017 第(di)四(si)次 3
89. 河(he)北省(sheng)邯鄲市推行“健康小屋”下沉優(you)質(zhi)醫療資源。 2017 第四次 4
90. 山西省(sheng)實施(shi)高速公路(lu)差異化收費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2017 第四次 5
91. 內蒙古自(zi)治區(qu)創新電力交易機(ji)制減少(shao)企業用能成(cheng)本(ben)。 2017 第四次 6
92. 吉林省(sheng)吉林市建設校城融合“雙創”基地推動(dong)新興產業發展。 2017 第四次 7
93. 黑龍江省建立大學(xue)生創業(ye)政策支持體(ti)系(xi)激(ji)發大學(xue)生創新創業(ye)活(huo)力。 2017 第四次(ci) 8
94. 江蘇(su)省(sheng)推(tui)行“不見(jian)面”審批服(fu)務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2017 第四次(ci) 9
95. 浙江省(sheng)推(tui)進“最多跑一(yi)次”改革(ge)方便企業(ye)群眾(zhong)辦事。 2017 第(di)四次 10
96. 浙(zhe)江(jiang)省舟山市(shi)打造遠程醫(yi)療協(xie)作網為海島群眾建(jian)設家門口(kou)的醫(yi)院。 2017 第四(si)次 11
97. 山(shan)東省(sheng)建設(she)創業(ye)大學加快創新人才(cai)培(pei)養。 2017 第四次 12
98. 河南省出臺有力扶持(chi)政策支持(chi)農民工(gong)返(fan)鄉創(chuang)業。 2017 第四次(ci) 13
99. 河(he)南省實施“三十五證合(he)一(yi)”改革以(yi)注冊(ce)登記便利化(hua)激發市場活力。 2017 第(di)四次(ci) 14
100. 湖北(bei)省武(wu)漢(han)市綜合(he)施策支持民營經濟(ji)健(jian)康(kang)發展。 2017 第四次(ci) 15
101. 湖南省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間(jian)投(tou)資加快發展。 2017 第四(si)次 16
102. 廣東省推進投資(zi)便利(li)化改(gai)革激發(fa)外商投資(zi)活力。 2017 第四次 17
103. 重(zhong)慶市(shi)兩江(jiang)新區(qu)多措并(bing)舉推進(jin)不動產登(deng)記(ji)制度改(gai)革。 2017 第(di)四次 18
104. 貴州省以大(da)數據為(wei)載體推動傳統產業(ye)轉型升級。 2017 第四次(ci) 19
105. 云(yun)南省設立(li)駐(zhu)外商務代表處實現雙向貿易(yi)投資良性發展。 2017 第四次(ci) 20
106. 陜西省楊凌(ling)農(nong)業(ye)高新技術(shu)產業(ye)示范(fan)區(qu)實施工(gong)商登記“微(wei)信辦(ban)照(zhao)”改革(ge)降低企業(ye)群眾辦(ban)事成本。 2017 第四次 21
107. 甘肅(su)省(sheng)積極推(tui)進電力體制改革助推(tui)企業(ye)降本(ben)增效。 2017 第四(si)次 22
108. 北京市大(da)力推進外國人來(lai)華工作許可制度改革(ge)。 2018 第五次 1
109. 北京市西城(cheng)區推進“三縱兩橫一平臺”緊密(mi)型醫聯體建設。 2018 第五次 2
110. 北京市朝(chao)陽(yang)區(qu)(qu)放寬(kuan)服務業準(zhun)入,助推(tui)區(qu)(qu)域高水平開(kai)放。 2018 第五次 3
111. 北京市豐(feng)臺區以“一窗辦(ban)理”提升企業不動產(chan)登記(ji)服務(wu)水(shui)平。 2018 第五次 4
112. 北京市海(hai)淀區扎實推進“雙(shuang)創(chuang)”示范基地建設,打造“雙(shuang)創(chuang)”升(sheng)級版。 2018 第五次 5
113. 天津市和平區(qu)狠抓精細(xi)化管(guan)控,推動打好城(cheng)區(qu)污染防治攻堅戰。 2018 第(di)五次 6
114. 天津市紅橋區(qu)多措并舉,扎實(shi)推進棚戶區(qu)改造(zao)。 2018 第五次 7
115. 天津市(shi)濱海新區搭(da)建(jian)招商引資(zi)平(ping)臺,推(tui)進高水平(ping)開放。 2018 第五次 8
116. 天(tian)津(jin)市薊州(zhou)區(qu)破除“以藥養醫”,深化公立(li)醫院(yuan)綜合改(gai)革。 2018 第五次 9
117. 河(he)北省邢(xing)臺市實施“兩不見面”改革(ge),打造服(fu)務(wu)市場主體“直通車”。 2018 第五次 10
118. 河北(bei)省張家口市建立“四方(fang)協作”機制,探索(suo)可再生能源(yuan)扶(fu)貧新(xin)路。 2018 第五次 11
119. 河北(bei)省(sheng)遷安市堅決化解(jie)鋼鐵(tie)過剩產(chan)能,推進產(chan)業轉型升級(ji)。 2018 第五次 12
120. 河(he)北省(sheng)定(ding)州市探索“三(san)項(xiang)試點”,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2018 第五次 13
121. 河北省黃(huang)驊(hua)市通過家庭醫生管醫保推進基層(ceng)健康管理(li)。 2018 第五次 14
122. 山西(xi)省大(da)同市堅決打(da)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實(shi)現從“煤(mei)都黑”到“大(da)同藍”。 2018 第五次(ci) 15
123. 山西(xi)省(sheng)長治市城區(qu)積極搭建“雙創(chuang)”平臺,推進創(chuang)新驅(qu)動發展。 2018 第(di)五次(ci) 16
124. 山西省運城市鹽(yan)湖區全面推進區、鄉、村三級醫療(liao)機構一體化改革,增強群眾就醫獲得感。 2018 第五(wu)次 17
125. 山西省忻州市堅持“六環”聯動(dong),推進整村扶貧搬遷(qian)。 2018 第五次 18
126. 內蒙古自治區(qu)呼和(he)浩特市實現不(bu)動(dong)產登記、交易、稅務“一窗式”綜合受理(li)。 2018 第五(wu)次 19
127. 內蒙(meng)古自治區巴彥(yan)淖爾市(shi)以口岸開發(fa)開放為重點,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2018 第五次 20
128. 內蒙古自治(zhi)區烏蘭察布(bu)市(shi)大力培(pei)育發(fa)展大數據產業。 2018 第五次(ci) 21
129. 內蒙古(gu)自治區阿(a)拉善右旗堅(jian)持“三個結合”,推進鄉村(cun)振興。 2018 第五次 22
130. 遼寧省大連市探(tan)索跨部門跨層級“雙隨機”聯合檢(jian)查,實現“一次檢(jian)查、全(quan)面(mian)體檢(jian)”。 2018 第五(wu)次 23
131. 遼(liao)寧自貿試驗區(qu)營(ying)(ying)口片區(qu)以制度創新(xin)持(chi)續優化營(ying)(ying)商環境。 2018 第(di)五(wu)次 24
132. 遼寧省遼陽市(shi)實施動態管理,開展(zhan)精準(zhun)醫療扶貧。 2018 第五次 25
133. 遼寧省(sheng)盤山縣(xian)加快發展縣(xian)域(yu)經濟,助推鄉村振興(xing)。 2018 第五次(ci) 26
134. 遼寧省調兵山市(shi)大(da)力(li)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型城市(shi)轉型。 2018 第五次 27
135. 吉(ji)林省長春市探索(suo)打造“審批不(bu)(bu)見(jian)面、辦(ban)事不(bu)(bu)求人”政務(wu)服務(wu)新模式。 2018 第五次 28
136.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u)全力打造全國秸稈綜合利用新樣板。 2018 第五次 29
137. 吉林(lin)省四平(ping)市(shi)打(da)破常規有效破解“無(wu)籍房(fang)”問題。 2018 第五(wu)次 30
138. 吉林省白城(cheng)市以(yi)微(wei)信公眾服務平臺推(tui)進智慧醫(yi)保建(jian)設。 2018 第五次(ci) 31
139.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shi)探索企業集(ji)群登記模(mo)式,推(tui)進(jin)商(shang)事制(zhi)度(du)改(gai)革。 2018 第(di)五次(ci) 32
140. 黑龍江省齊齊哈(ha)爾市圍繞重(zhong)點持(chi)續發力,推(tui)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 2018 第五次 33
141.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構建新型(xing)(xing)“碳”產業,推進資源枯(ku)竭型(xing)(xing)城市轉型(xing)(xing)。 2018 第五次 34
142. 上海市多措(cuo)并舉提高外國人才來華工作便利度。 2018 第(di)五次 35
143. 上海市長寧區探索“驗(yan)放分離、零等(deng)待”,大幅提升貿易便利(li)化水(shui)平。 2018 第五次 36
144. 上海市楊浦(pu)區著眼(yan)建(jian)設(she)“世界(jie)級創(chuang)谷”,打(da)造“雙創(chuang)”升(sheng)級版(ban)。 2018 第五(wu)次 37
145. 上海市嘉定區(qu)以科技(ji)創新推動區(qu)域高質量發展。 2018 第五次 38
146. 上海市浦(pu)東新區以“四個突(tu)出”全面推進“證(zheng)照分離”試點,打造“放管(guan)服(fu)”改(gai)革浦(pu)東樣本(ben)。 2018 第五次 39
147. 江蘇(su)省南京市著(zhu)力打(da)造集聚創新資源“強磁場(chang)”。 2018 第(di)五次 40
148. 江(jiang)蘇省蘇州市實(shi)施“四大工程”,扎(zha)實(shi)推(tui)進高水平開(kai)放。 2018 第五次 41
149. 江蘇(su)省南(nan)通市推行縣域(yu)綜合執(zhi)法改(gai)革,實現“一個領域(yu)一支隊伍”。 2018 第五(wu)次 42
150. 江蘇省淮安市(shi)開展“數字化聯合(he)審圖(tu)”,施(shi)工圖(tu)審查進入“快車道”。 2018 第(di)五次 43
151. 江蘇省東海縣(xian)從(cong)(cong)早(zao)從(cong)(cong)嚴從(cong)(cong)實加強管理,堅決防范化解債(zhai)務風險。 2018 第五(wu)次 44
152. 浙江(jiang)省深化“千村(cun)示范萬(wan)村(cun)整治”工程(cheng),造就萬(wan)千“美麗鄉(xiang)村(cun)”。 2018 第五次 45
153. 浙江省湖州市實(shi)施(shi)“‘五未(wei)’土地處置+‘標準地’”改革,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xiao)益(yi)。 2018 第(di)五次 46
154. 浙(zhe)江省衢州市(shi)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多跑一(yi)次”示范市(shi)。 2018 第(di)五次 47
155. 浙江省臺州(zhou)市深化改革(ge)試點(dian),助推民間(jian)投資(zi)逆勢(shi)上揚。 2018 第(di)五次 48
156. 浙江(jiang)省(sheng)麗水市探索生態(tai)產品價(jia)值轉(zhuan)化(hua)途徑,實現(xian)“點綠成(cheng)金”。 2018 第五(wu)次 49
157. 安徽省合肥市大(da)力培育創新平臺,助力產業發展。 2018 第五次 50
158. 安徽省淮北市積極扶植新興產(chan)業,促進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 2018 第五次 51
159. 安徽省亳州市大力推進降成本,增(zeng)強民間(jian)投資動力。 2018 第五次 52
160. 安徽(hui)省宣(xuan)城(cheng)市(shi)提高區域內(nei)就診率,嚴控醫(yi)療費用不合理增(zeng)長。 2018 第五次 53
161. 福建省福州市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2018 第(di)五次 54
162. 福建省廈門市深化(hua)工程建設項目審(shen)批(pi)制度改(gai)革。 2018 第五(wu)次 55
163. 福建省(sheng)三(san)明(ming)市建設緊(jin)密(mi)型(xing)醫聯體,向全民健康再(zai)出發。 2018 第(di)五次 56
164. 福建省南平市(shi)連續19年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助力(li)精準扶貧。 2018 第五次 57
165. 福建省晉江市踐行“晉江經驗”,推(tui)進商務(wu)創新發展。 2018 第五次 58
166. 江西省景德(de)鎮(zhen)市活化陶瓷(ci)工(gong)業遺(yi)存,加快(kuai)推進(jin)新(xin)舊動能轉換。 2018 第五次 59
167. 江西省(sheng)萍(ping)鄉市(shi)創新海綿(mian)城(cheng)市(shi)試點,促進城(cheng)市(shi)高質(zhi)量發展(zhan)。 2018 第五次 60
168. 江西(xi)省贛州(zhou)市推出3個“信貸通”,探索解(jie)決中小(xiao)企業融(rong)資難融(rong)資貴。 2018 第五次 61
169. 江西省吉安市(shi)著力抓(zhua)好產業扶貧,打(da)好精準脫(tuo)貧攻堅(jian)戰(zhan)。 2018 第五次 62
170. 江西省上(shang)饒市多措并舉,推進棚(peng)戶區改造工(gong)作。 2018 第五次 63
171. 山東省濟南市“加減(jian)并(bing)重”,加快(kuai)工程(cheng)建設(she)項(xiang)目開工。 2018 第五次 64
172. 山東省青島(dao)市實施(shi)國(guo)際城市戰略,推進高(gao)水(shui)平(ping)對外(wai)開放(fang)。 2018 第五次(ci) 65
173. 山東(dong)省威海(hai)市大力(li)開(kai)展質(zhi)量(liang)提(ti)升行(xing)動,建設質(zhi)量(liang)強市。 2018 第(di)五次 66
174. 山東省日(ri)照市推行壓(ya)縮企業開(kai)辦時(shi)間“513模式”,全面優(you)化(hua)營商(shang)環境(jing)。 2018 第五(wu)次 67
175. 山東(dong)省濱(bin)州市“破立并舉”,扎實開(kai)展(zhan)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2018 第五次 68
176. 河南(nan)省(sheng)實施“四水同治(zhi)”,加快水利現代化步伐。 2018 第五次 69
177. 河(he)南省焦作市實(shi)行“兩(liang)定(ding)制兜底線(xian)”,打造健康扶貧(pin)新模式。 2018 第五次 70
178. 河南(nan)省漯河市以開展(zhan)(zhan)標(biao)準化建(jian)設引領(ling)高質量發展(zhan)(zhan)。 2018 第五次 71
179. 河南省三(san)門峽(xia)市建立“三(san)項(xiang)機(ji)制”,激活金融扶(fu)貧(pin)源頭活水。 2018 第(di)五次 72
180. 河南省駐馬店市(shi)借力(li)農產(chan)品(pin)加工業會展經濟助推大發展。 2018 第五次 73
181. 湖(hu)北省(sheng)武漢東湖(hu)新技術(shu)開發(fa)區大力推進創新驅動(dong)發(fa)展(zhan),打(da)造新興產(chan)業集群。 2018 第五次 74
182. 湖北(bei)省黃石市(shi)試點“承諾預辦、先建后驗”,加快項目建設(she)施工(gong)。 2018 第五次 75
183. 湖北自貿(mao)試驗(yan)區(qu)襄(xiang)陽片區(qu)大幅簡化退稅流程。 2018 第五次 76
184. 湖北(bei)省(sheng)枝江市多措并舉解(jie)決“化工(gong)圍(wei)江”。 2018 第(di)五次 77
185. 湖北省鐘祥(xiang)市大(da)力推進(jin)生態工(gong)程建設,打造(zao)宜(yi)居鄉村。 2018 第(di)五次 78
186. 湖南省長(chang)沙市大力推(tui)進棚戶區(qu)改造,提升群(qun)眾幸福(fu)感(gan)(gan)獲得感(gan)(gan)。 2018 第五次 79
187. 湖南省(sheng)株洲市“三措并(bing)舉(ju)”,推進土地(di)節約(yue)集約(yue)利(li)用。 2018 第(di)五次 80
188. 湖(hu)南省(sheng)湘潭市(shi)力促產業轉型升級,推進(jin)高質量(liang)發展。 2018 第五次 81
189. 湖(hu)南(nan)省衡陽市營(ying)造良好環(huan)境(jing),承(cheng)接產(chan)業轉移。 2018 第五次 82
190. 湖南省寧鄉市推(tui)進“互聯(lian)網+政務服務”融合發(fa)展。 2018 第五次(ci) 83
191. 廣東省廣州市著力(li)打造高品質家庭醫生服務。 2018 第(di)五次 84
192. 廣(guang)東省廣(guang)州市越秀(xiu)區(qu)實現(xian)企業(ye)開辦最快一天。 2018 第五次 85
193. 廣東(dong)省深圳市福田區以智慧(hui)化“城市大腦”助力“放管服”改革提速提質提效。 2018 第五(wu)次 86
194. 廣東(dong)省深(shen)圳市南山區打造“兩鏈(lian)一環”,全力構筑創(chuang)新高地。 2018 第五次 87
195. 廣(guang)東省珠(zhu)海市橫琴(qin)新區依托(tuo)V—Tax遠程(cheng)可(ke)視自助辦(ban)(ban)稅平臺,實現全國直辦(ban)(ban)“零跑動”。 2018 第(di)五次 88
196.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實施老工業(ye)基(ji)地調整(zheng)改(gai)造(zao)成效顯著。 2018 第五(wu)次(ci) 89
197. 廣西壯族自治(zhi)區(qu)玉林市創(chuang)新畜禽養(yang)殖污染治(zhi)理(li)模(mo)式,解決跨(kua)省區(qu)流(liu)域環境治(zhi)理(li)難題。 2018 第五次(ci) 90
198. 廣西壯族自(zi)治區平果縣創新采礦臨時用(yong)地制度,有效(xiao)保護耕地。 2018 第五次 91
199. 廣西(xi)壯族自治區憑祥市推進邊貿轉型升(sheng)級。 2018 第(di)五次 92
200. 海(hai)南省海(hai)口市統籌推進市域水(shui)污染治理工(gong)作。 2018 第五次 93
201. 海南省三(san)亞市(shi)以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抓手推(tui)進緊密型醫聯(lian)體建設。 2018 第五次 94
202. 海南省東方市帶(dai)領群眾走上熱帶(dai)特色現代農業致富(fu)路(lu)。 2018 第五次 95
203. 重慶(qing)市統(tong)籌(chou)規劃精準治(zhi)理(li)龍溪(xi)河流域(yu)水環境。 2018 第五(wu)次 96
204. 重慶市(shi)萬州區(qu)分類施策“四(si)區(qu)”并(bing)進,推(tui)動國土資源節約(yue)集約(yue)利用上臺階。 2018 第(di)五(wu)次 97
205. 重慶市梁平(ping)區強(qiang)化(hua)“人”、“地”、“錢”統籌,破(po)解鄉村(cun)發展(zhan)瓶頸。 2018 第五次 98
206. 重慶(qing)市(shi)忠(zhong)縣堅持“保基本(ben)、強基層、建機(ji)制(zhi)”,推進公立醫院改(gai)革(ge)。 2018 第五次 99
207. 四(si)川省成都市(shi)實施“創(chuang)業天府”行動計劃(hua),打造“雙創(chuang)”升級版(ban)。 2018 第五次 100
208. 四川省瀘(lu)州(zhou)市推出企業開(kai)辦小時清單制。 2018 第五次 101
209. 四川省眉山市突出地方特色,推進鄉村振(zhen)興。 2018 第五次(ci) 102
210. 四川(chuan)省大竹縣創新“雙靠(kao)近三(san)融合”模(mo)式,推動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jiu)近就(jiu)地就(jiu)業。 2018 第五次 103
211. 貴州省貴陽(yang)市推進政務服務“一(yi)網(wang)通辦”,為群(qun)眾辦事增便(bian)利(li)。 2018 第五次 104
212. 貴州省遵(zun)義市創(chuang)新發(fa)展(zhan)理(li)念,促(cu)進(jin)工業轉型升級發(fa)展(zhan)。 2018 第(di)五次 105
213. 貴州省(sheng)畢(bi)節市七(qi)星關區以創新引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2018 第五次 106
214. 云南(nan)省麗江(jiang)市依(yi)托“一部手(shou)機游云南(nan)”促進旅游業(ye)快速(su)發展。 2018 第五次 107
215. 云南省大(da)理(li)白族自治州全(quan)面打響以洱海(hai)保護治理(li)為重點的水(shui)污染防治攻堅戰。 2018 第五次(ci) 108
216. 云南省(sheng)德(de)宏傣(dai)族景(jing)頗族自治州(zhou)立(li)足區(qu)位優勢擴大雙向開放,激活(huo)發展(zhan)動力(li)。 2018 第五次 109
217. 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扎(zha)實推進(jin)藏區民族團結進(jin)步示范(fan)區建設。 2018 第(di)五(wu)次 110
218.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聚焦特色領域,推進小微企業創(chuang)業創(chuang)新工作(zuo)。 2018 第五次 111
219.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深化土地集(ji)約利用(yong),著力破解用(yong)地保障難題。 2018 第五(wu)次 112
220. 西藏自治區(qu)曲水(shui)縣(xian)創(chuang)新(xin)脫貧思(si)路,強化產業帶動,激發(fa)內生活力。 2018 第五次 113
221. 陜西(xi)省西(xi)安(an)市建立完善“1+N”社(she)會救助體系(xi),織牢織密兜底保障網。 2018 第五次(ci) 114
222. 陜西省延(yan)安市持(chi)續(xu)推(tui)進農(nong)村人居環境綜合(he)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2018 第五次(ci) 115
223. 陜西(xi)省楊凌(ling)農(nong)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積極打造“一帶一路”現(xian)代農(nong)業國際合作(zuo)中心。 2018 第五次 116
224. 甘肅省張掖市打造全(quan)國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城市。 2018 第五次 117
225. 甘肅(su)省酒泉市發(fa)展戈壁生態(tai)農業,夯實鄉村振興(xing)基礎。 2018 第五(wu)次 118
226. 甘肅(su)省臨夏市八坊十(shi)三巷舊(jiu)貌換新顏,“城中村”變身文旅(lv)新地(di)標。 2018 第五次 119
227. 青海省創新生態保護體(ti)制機制,大力推進三江源國(guo)家公(gong)園體(ti)制試(shi)點(dian)。 2018 第五(wu)次 120
228. 青海省西寧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2018 第五次 121
229. 青海省(sheng)海東市創新體制(zhi)機制(zhi),全面深化公(gong)立醫院改革。 2018 第五次 122
230.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yin)川市(shi)發展“互聯網+醫(yi)療健康”,創新滿足群眾健康需求(qiu)途徑。 2018 第五次(ci) 123
231. 寧夏回族自(zi)治區石嘴山市(shi)加快新舊動能轉換(huan),打造資源型(xing)城(cheng)市(shi)轉型(xing)示范區。 2018 第五(wu)次 124
232. 寧夏回族(zu)自治區(qu)中(zhong)衛市變黃沙戈(ge)壁為創新(xin)發展(zhan)新(xin)熱土。 2018 第五次(ci) 125
233. 寧夏回族自治區(qu)寧東能源化工(gong)基(ji)地(di)加快產業(ye)轉(zhuan)型升級,推動經濟高(gao)質量發展(zhan)。 2018 第五(wu)次(ci) 126
234. 新疆維吾(wu)爾自治區開(kai)行(xing)西行(xing)國際貨運班列,打(da)造“一帶一路”向西開(kai)放新格(ge)局。 2018 第五(wu)次(ci) 127
235. 新(xin)疆維吾爾自治區烏(wu)魯(lu)木齊市大力實施棚戶區改造,優化(hua)城市環境。 2018 第(di)五(wu)次 128
236. 新(xin)疆維吾爾自(zi)治區阿勒泰地區以旅(lv)游(you)業為主(zhu)體,引領(ling)推動高(gao)質量(liang)發展。 2018 第五次 129
237. 新(xin)疆生產建(jian)設兵(bing)團狠(hen)抓(zhua)土地利用(yong)監管,高質量(liang)支持邊疆建(jian)設。 2018 第五次 130
238. 天(tian)津市加強財政開源(yuan)節流保障重點項目(mu)實施(shi)。 2019 第(di)六次 1
239. 天津市打造職業教育高水平聚(ju)集園區助力經(jing)濟社會(hui)發展。 2019 第六次 2
240. 山(shan)西(xi)省以政務(wu)信息化(hua)改(gai)革為突破(po)口優(you)化(hua)營商環境。 2019 第六次(ci) 3
241. 山西(xi)省(sheng)運城市實施“鳳還巢”計劃服務在(zai)外務工(gong)創業(ye)人員。 2019 第六次 4
242. 內蒙古自(zi)治區推行i稅服務平臺便(bian)捷服務納稅人。 2019 第六次 5
243. 內蒙古(gu)自治區(qu)鄂(e)爾多斯市強化債券全(quan)流(liu)程管理有效(xiao)支(zhi)撐(cheng)項(xiang)目建設(she)。 2019 第六次 6
244. 遼寧(ning)省積極發展(zhan)“飛地經濟(ji)(ji)”打(da)造經濟(ji)(ji)發展(zhan)新(xin)引擎。 2019 第(di)六(liu)次 7
245. 遼寧(ning)省推(tui)進不動產(chan)交易登(deng)記一體化(hua)改革利民(min)利企。 2019 第六(liu)次(ci) 8
246. 吉林省吉林市發展“冰雪(xue)經(jing)濟(ji)”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2019 第六次 9
247. 吉(ji)林省四(si)平(ping)市(shi)推(tui)行政務服務無差別全(quan)科(ke)受理改(gai)革提高(gao)審批效率(lv)。 2019 第六(liu)次 10
248. 安徽(hui)省以“四送一(yi)服”雙千工(gong)程為抓手破解企業發(fa)展難題。 2019 第六次 11
249. 安徽(hui)省亳(bo)州市搭建企業(ye)聯辦(ban)服務平(ping)臺實現企業(ye)快速開辦(ban)。 2019 第(di)六次 12
250. 江西省打造“贛服通”平(ping)臺實(shi)現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 2019 第(di)六次(ci) 13
251. 江西省撫州(zhou)市(shi)推(tui)行(xing)非稅(shui)收入收繳電子一(yi)體化管(guan)理改革提(ti)升服(fu)務效能(neng)。 2019 第六(liu)次 14
252. 山(shan)東省推出“組合拳”夯實就業(ye)基礎。 2019 第六次 15
253. 山東省青(qing)島藍色硅谷核心(xin)區打造開放(fang)創新合(he)作平臺提(ti)升(sheng)科(ke)技支撐能力。 2019 第六(liu)次 16
254. 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桂(gui)建通”平(ping)臺探索破解農民工工資拖欠(qian)難題。 2019 第六(liu)次 17
255. 廣(guang)西壯族自治區(qu)南(nan)寧市(shi)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構建智能(neng)服務(wu)新體系(xi)。 2019 第六(liu)次 18
256. 海(hai)南省建(jian)設(she)進出島人(ren)流(liu)、物(wu)流(liu)、資金流(liu)監管系統服務(wu)自(zi)由貿易(yi)港建(jian)設(she)。 2019 第六次(ci) 19
257. 海(hai)南省構建(jian)減稅降費(fei)風(feng)險統籌應對體系強(qiang)化風(feng)險防控。 2019 第六次 20
258. 重慶(qing)市對(dui)接(jie)“項目池(chi)”與“資金(jin)池(chi)”創新政(zheng)府投資對(dui)接(jie)平衡(heng)機制。 2019 第六次 21
259. 重慶市探索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打開科技型企業輕資產融資之門。 2019 第六次 22
260. 四川省成都高新技術(shu)產(chan)業開(kai)發(fa)區打造五大應用場(chang)景培育發(fa)展新動能。 2019 第六次 23
261. 四川省探索(suo)職務科(ke)技(ji)成果(guo)權屬改革打通(tong)科(ke)技(ji)與經濟結合通(tong)道。 2019 第六(liu)次 24
262. 貴州(zhou)省硬(ying)化預算(suan)約(yue)束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yi)。 2019 第六次(ci) 25
263. 貴州省統籌(chou)“一(yi)云一(yi)網一(yi)平臺”建設提升“一(yi)網通辦”效能。 2019 第六(liu)次 26
264. 云南省(sheng)多(duo)措并舉有效降(jiang)低企(qi)業用電(dian)成本。 2019 第六(liu)次 27
265. 云南省昆明(ming)市(shi)創(chuang)新公共資源(yuan)交易監管機制營(ying)造公平守(shou)信市(shi)場環(huan)境。 2019 第六次 28
266. 甘肅省(sheng)運(yun)用電子健(jian)康卡探索(suo)打通就醫“最(zui)后一公里”。 2019 第六次 29
267. 甘肅(su)省蘭州市推行“四辦四清單”制度提升(sheng)服務水平。 2019 第六次(ci) 30
268. 寧夏回族自治區深入推進(jin)工(gong)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du)改(gai)革激發(fa)投資活(huo)力。 2019 第六次 31
269. 寧夏(xia)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聚焦重(zhong)點(dian)降成本促(cu)進實體經濟(ji)發展(zhan)。 2019 第六次(ci) 32
270. 北京(jing)市(shi)做(zuo)實做(zuo)細做(zuo)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打造國際一流(liu)營商(shang)環境。 2020 第(di)七次 1
271. 北(bei)京(jing)市(shi)(shi)建立完善“接訴即辦”機(ji)制提升(sheng)城市(shi)(shi)治理效(xiao)能。 2020 第七次 2
272. 北京市(shi)出口退稅全程網上辦(ban)理和實地核查容(rong)缺辦(ban)理成效明顯。 2020 第(di)七次 3
273. 河北省石家莊市打出金(jin)融“組合拳”助力(li)實(shi)體(ti)經濟發展。 2020 第七次(ci) 4
274. 河(he)北省張家口市加快推動氫能產業全鏈條發展。 2020 第七次(ci) 5
275. 河北省唐山市開展(zhan)“春雨金(jin)服”行動助企(qi)惠企(qi)。 2020 第(di)七次 6
276. 黑龍江省堅(jian)持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全力穩住糧食生產基(ji)本盤。 2020 第七次(ci) 7
277. 黑龍(long)江省哈爾濱市積(ji)極推動信(xin)用體系建設(she)法治化規范化標準化。 2020 第七次 8
278. 黑龍(long)江省齊(qi)齊(qi)哈爾市實施零售藥店(dian)“證照聯辦、許可合一”做到準(zhun)入即準(zhun)營。 2020 第七(qi)次 9
279. 上海市為新設企(qi)業(ye)免費同步發放電子營業(ye)執照和電子印章積極拓展相關(guan)應用領域。 2020 第七次 10
280. 上海(hai)市(shi)推出線上“點單(dan)式”服務平臺(tai)便利企業申(shen)領就業補(bu)貼。 2020 第(di)七次 11
281. 上海市徐匯區運用(yong)“一網統管”平臺實(shi)現精準救助(zhu)。 2020 第(di)七次 12
282. 江蘇省大力(li)推(tui)動(dong)公共資源領(ling)域“不(bu)見(jian)面”交易(yi)。 2020 第七次 13
283. 江蘇(su)省常州市(shi)打造智慧“五(wu)云”就業服務新體系。 2020 第七次 14
284. 江蘇省蘇州(zhou)市開發“政(zheng)(zheng)策(ce)(ce)計算器”變(bian)企(qi)業找政(zheng)(zheng)策(ce)(ce)為政(zheng)(zheng)策(ce)(ce)找企(qi)業。 2020 第(di)七次 15
285. 浙江省構(gou)建“一圖一碼(ma)一庫一平臺(tai)一指數(shu)”新(xin)冠肺(fei)炎疫情防控(kong)機制。 2020 第(di)七次 16
286. 浙江(jiang)省優化企(qi)業投資(zi)項目(mu)審批流程大幅壓縮審批時間。 2020 第七次 17
287. 浙江(jiang)省杭州市依托“城市大(da)腦”提升政府數字治(zhi)理能力(li)。 2020 第七次 18
288. 福(fu)建(jian)省(sheng)構建(jian)生態(tai)環(huan)境親清(qing)服務平臺助力企業“綠色領跑”。 2020 第七次 19
289. 福建省創(chuang)新“1234”穩就業(ye)工作法(fa)保持就業(ye)形勢總體平穩。 2020 第七次 20
290. 福建省將樂縣打造“綠(lv)水青山”贏得“金山銀山”。 2020 第七次 21
291. 河南省(sheng)水(shui)利廳、濮陽市探索供水(shui)“四(si)化”新(xin)路徑(jing)保障農村飲水(shui)安全。 2020 第(di)七(qi)次 22
292. 河南省漯河市(shi)堅持“三(san)鏈同構”推(tui)動(dong)食(shi)品產業向縱深發展。 2020 第七次(ci) 23
293. 河南省鶴壁市建立“五位一(yi)體”服務(wu)機制為企(qi)業保駕護航。 2020 第(di)七次 24
294. 湖北(bei)省開(kai)展(zhan)“大(da)(da)培(pei)訓、大(da)(da)練兵、大(da)(da)督導”活動提升新冠(guan)肺(fei)炎疫情防控能(neng)力。 2020 第七次(ci) 25
295. 湖北省加大穩(wen)崗返還(huan)力(li)度降門(men)檻簡程序惠企(qi)業(ye)穩(wen)就業(ye)。 2020 第七(qi)次 26
296. 湖北省宜昌市(shi)推行“六(liu)多合一”改(gai)革破解項目(mu)審批(pi)和(he)企業開辦難點堵點。 2020 第七次 27
297. 湖南(nan)省實現施(shi)工圖審查“零(ling)跑腿、零(ling)接觸、零(ling)付(fu)費”。 2020 第(di)七次 28
298. 湖南(nan)省長沙市以產業鏈建設為(wei)抓(zhua)手推動先進(jin)制造業高質量發展(zhan)。 2020 第七次 29
299. 湖南省湘潭市開展“送政(zheng)策、送崗位、送服務”活動實(shi)現企業穩行業穩重點人群穩。 2020 第七次 30
300. 廣東省(sheng)廣州市(shi)越秀區推動“四個結(jie)合”釋放北(bei)京路(lu)步行街消費升級新活(huo)力。 2020 第(di)七(qi)次 31
301. 廣東省深圳市推(tui)進產學(xue)研資深度融合(he)激(ji)發(fa)創新(xin)創業活力(li)。 2020 第七(qi)次 32
302. 廣東省東莞市全面(mian)提升服(fu)務企業水平有效穩住外貿基本盤。 2020 第七次 33
303. 陜(shan)西省咸(xian)陽市多措并(bing)舉為市場(chang)主(zhu)體減負(fu)讓利(li)。 2020 第七次(ci) 34
304. 陜(shan)西(xi)省商洛市(shi)精準施(shi)策力保重點群(qun)體就業(ye)。 2020 第(di)七次(ci) 35
305. 陜西(xi)省紫陽縣開展“五窗聯動”實(shi)現政務(wu)(wu)服(fu)務(wu)(wu)快捷高效。 2020 第七次 36
306. 青(qing)海省綜(zong)合施(shi)策促進就(jiu)業(ye)形勢穩(wen)定向好(hao)。 2020 第七次 37
307. 青海省西寧市推進居家和社區(qu)養(yang)老服務(wu)改革打造高原幸福養(yang)老之(zhi)城。 2020 第七次(ci) 38
308. 青海省尖扎縣通過產(chan)業幫(bang)扶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捧上“金飯碗”。 2020 第七(qi)次(ci) 39
309. 新疆(jiang)維(wei)吾爾自治(zhi)區優(you)化稅務(wu)服務(wu)實現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 2020 第七次 40
310. 新疆(jiang)維(wei)吾(wu)爾自治區助(zhu)力南疆(jiang)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2020 第七次 41
31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la)瑪依市深化(hua)商事制度改革做到便(bian)民(min)利民(min)可復制。 2020 第七(qi)次 42
312. 新(xin)(xin)疆生(sheng)產建設兵團全力推動高(gao)校畢業(ye)生(sheng)就業(ye)創業(ye)培育新(xin)(xin)時代戍(shu)邊(bian)人。 2020 第七次 43
313. 北京市堅持“一抓三保五強化”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2021 第八(ba)次 1
314. 北京市(shi)建(jian)立(li)完善“五新”機制高標(biao)準建(jian)設新型研發機構(gou)。 2021 第八(ba)次 2
315. 北京市打造“智慧稅務(wu)”助推惠(hui)企利民政策落地(di)見(jian)效(xiao)。 2021 第八次 3
316. 天津市實施集(ji)中攻堅(jian)精準推進重(zhong)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zhan)。 2021 第八(ba)次 4
317. 天(tian)津市優化不動產登(deng)記服務方(fang)便企業和(he)群眾(zhong)辦事。 2021 第八(ba)次 5
318. 天(tian)津(jin)市河西區多管齊下(xia)著力滿足(zu)老(lao)年人(ren)養老(lao)需求。 2021 第(di)八次 6
319. 河北省分類施策(ce)積極推(tui)動縣域科(ke)技(ji)創新。 2021 第八次 7
320. 河(he)北省石(shi)家莊市用好失業(ye)(ye)保(bao)險(xian)穩崗返(fan)還政策助企(qi)業(ye)(ye)穩就業(ye)(ye)。 2021 第八次 8
321. 河北省(sheng)邢臺市(shi)推進“醫養(yang)一體(ti)、兩院融合(he)”探索農(nong)村養(yang)老(lao)新路(lu)徑。 2021 第八次 9
322. 山(shan)西省積極打造晉字號“特”、“優(you)”農產(chan)品品牌。 2021 第八次 10
323. 山西省(sheng)推動社會保險數(shu)據(ju)共享提(ti)升繳費便(bian)利度。 2021 第八次 11
324. 山西(xi)省(sheng)運城(cheng)市鹽湖區搭建(jian)零(ling)工市場助力務工人員靈活就業。 2021 第八次 12
325. 內蒙(meng)古自(zi)治(zhi)區堅決(jue)遏制(zhi)“兩高”項(xiang)目(mu)盲目(mu)發展(zhan)。 2021 第八次 13
326. 內蒙古自治區多措并舉加快(kuai)推進奶業(ye)振(zhen)興發展。 2021 第八(ba)次 14
327. 內蒙(meng)古自治區(qu)實(shi)施“科技興蒙(meng)”行動(dong)激發區(qu)域創新(xin)活力。 2021 第八次(ci) 15
328. 遼寧(ning)省以(yi)群眾需求(qiu)為導(dao)向努(nu)力建設人民滿意的“四(si)好農村路(lu)”。 2021 第(di)八次 16
329. 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組織“三落實(shi)”專項行動促進振興發展提速增(zeng)效(xiao)。 2021 第八次 17
330. 遼寧(ning)省丹(dan)東(dong)市打造稅務服務平(ping)臺“一顆(ke)子”盤活中小微企業發(fa)展“一盤棋”。 2021 第八次(ci) 18
331. 吉林省長春市(shi)打造新型眾創空間幫助創客實(shi)現(xian)創業(ye)夢想(xiang)。 2021 第八次 19
332. 吉林省四平市著力推廣(guang)黑土地保(bao)護利用(yong)新模(mo)式(shi)。 2021 第八次 20
333.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guo)爾羅斯(si)蒙(meng)古族自治縣做好“加減乘除”推動查干湖實現生(sheng)態(tai)保護和(he)生(sheng)態(tai)旅游雙豐收。 2021 第八次 21
334. 安徽省(sheng)合(he)肥市(shi)系統推進綜合(he)性國家科學中心建(jian)設。 2021 第八(ba)次 22
335. 安徽省馬鞍山市統籌推進(jin)生態環境高(gao)水(shui)平保護(hu)和(he)產業高(gao)質量發展。 2021 第八次 23
336. 安徽省蕪湖(hu)市實(shi)施“1%工(gong)作法”全力(li)推動企業降本增效(xiao)。 2021 第八次 24
337. 江西省(sheng)推行綠色(se)金融(rong)改革促進綠色(se)經濟(ji)穩步發展。 2021 第八次 25
338. 江西省開展“項目大會戰”擴大有效(xiao)投資(zi)。 2021 第八次 26
339. 江西省(sheng)搭建“網上中介服務超市(shi)”提供規范透明高(gao)效服務。 2021 第八次 27
340. 山東省(sheng)加快新舊動能(neng)轉換著力推動經濟高(gao)質量發展。 2021 第八次 28
341. 山東省(sheng)濟南市(shi)建(jian)立企(qi)業(ye)服務中心實現惠企(qi)政(zheng)策“一口(kou)辦(ban)理”。 2021 第八(ba)次 29
342. 山(shan)東(dong)省煙臺市構建(jian)一體(ti)化信用監(jian)管體(ti)系(xi)加強事(shi)中事(shi)后(hou)監(jian)管。 2021 第八(ba)次 30
343. 廣西壯族自治區(qu)選派(pai)工(gong)業(ye)振(zhen)興特派(pai)員為企業(ye)排(pai)憂解難。 2021 第八次 31
344. 廣(guang)西壯族自(zi)治區桂林市全力促進漓江流域(yu)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2021 第八次 32
345. 廣西壯族(zu)自治區柳州市(shi)精準發(fa)力推動螺(luo)螄粉產業快速發(fa)展。 2021 第八次 33
346. 海(hai)南省以“機器管規劃(hua)”賦(fu)能國土空(kong)間智慧治理。 2021 第八次 34
347. 海南(nan)省全力支持南(nan)繁科研育種基地開展種源關(guan)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2021 第八次 35
348. 海南(nan)省洋浦經濟開發(fa)區深化(hua)制度集成創新打造(zao)海南(nan)自由貿易(yi)港建設(she)“樣板間”。 2021 第八次 36
349. 重慶市開發“渝快(kuai)辦”平臺優化市民政務(wu)服務(wu)體驗。 2021 第八次 37
350. 重(zhong)慶市(shi)開展商業價(jia)值信(xin)用(yong)貸(dai)款試點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2021 第八次 38
351. 重慶市(shi)聚焦“科創+產業”打造重要創新策源地。 2021 第(di)八次 39
352. 四川省突出效(xiao)能導向確保財(cai)政(zheng)直達資金(jin)精準(zhun)有效(xiao)惠企利民。 2021 第八(ba)次 40
353. 四(si)川省成都市建設(she)“科創(chuang)通”服務(wu)平臺激發企業創(chuang)新創(chuang)業活力。 2021 第八次 41
354. 四川省(sheng)眉山市推行“三區聯動”助(zhu)力就(jiu)業(ye)創業(ye)。 2021 第八次(ci) 42
355. 貴州省大力推進“跨省通辦”解決群眾異地辦事(shi)難(nan)問題。 2021 第八次(ci) 43
356. 貴州省實施“揭(jie)榜掛(gua)帥”構建(jian)開放式創新體(ti)系。 2021 第八次 44
357. 貴州(zhou)省安順(shun)市平壩區探索(suo)“塘約經驗”助力(li)鄉(xiang)村振興。 2021 第八次 45
358. 寧夏(xia)回族自治(zhi)區(qu)依托(tuo)“四大提升(sheng)”行(xing)動鞏固拓(tuo)展(zhan)脫貧攻堅成果。 2021 第八次 46
359. 寧夏回族(zu)自治區以九大產業為載體推動經(jing)濟發展邁上新臺階(jie)。 2021 第八次 47
360. 寧夏回(hui)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突(tu)出重點全(quan)面推進鄉村振(zhen)興(xing)。 2021 第八(ba)次 48
361. 山西省強化煤炭增產保(bao)供(gong)保(bao)障能源(yuan)安全。 2022 第九(jiu)次 1
362. 山西省呂梁(liang)市打造“呂梁(liang)山護工(gong)”特(te)色勞務品(pin)牌助(zhu)力鄉村振興(xing)。 2022 第(di)九次 2
363. 山西(xi)省陽泉市創(chuang)新運用“一賬清”工作法(fa)推(tui)動退稅紅利精(jing)準惠企。 2022 第(di)九次 3
364. 內(nei)蒙古自治區多(duo)措并舉推進能源保供加快能源結(jie)構調整(zheng)。 2022 第九(jiu)次 4
365. 內蒙古自治區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取得新進展。 2022 第九次 5
366. 內(nei)蒙(meng)古(gu)自治區“全鏈條協(xie)同”落實退(tui)稅(shui)減(jian)稅(shui)降(jiang)費(fei)政策助(zhu)企(qi)穩(wen)企(qi)。 2022 第九次 6
367. 黑(hei)龍江省聚焦黑(hei)土地保護利(li)用(yong)筑牢國家(jia)糧(liang)食安全“壓艙(cang)石”。 2022 第九次 7
368. 黑(hei)龍江(jiang)省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壯大振興發(fa)展(zhan)新動能(neng)。 2022 第九次 8
369. 黑龍江省綏化市精準施(shi)策有力推動玉米生物經濟(ji)發展。 2022 第九次 9
370. 上海市推(tui)進項目經費“包干制(zhi)”有(you)效激發(fa)科(ke)研人員創新活力。 2022 第九次 10
371. 上(shang)海市探索打造(zao)“以數治稅”優化(hua)服務企業新模式。 2022 第(di)九次(ci) 11
372.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pian)區深化(hua)投資(zi)建設審批制(zhi)度改革(ge)跑出發展(zhan)“加速度”。 2022 第九次 12
373. 江(jiang)蘇省建設“熱線百科”平臺(tai)助(zhu)力政策透明直達。 2022 第(di)九次 13
374. 江蘇省聚焦(jiao)穩增長(chang)促發展(zhan)打好資(zi)源要素保障“組(zu)合拳”。 2022 第(di)九次 14
375. 江蘇省南(nan)京市創(chuang)新(xin)建設“質量(liang)小站”惠(hui)及中(zhong)小微企(qi)業。 2022 第九次 15
376. 浙(zhe)江省打(da)造“一指減負”數(shu)字化(hua)改革場景應用(yong)提(ti)升企業(ye)獲得感。 2022 第九次 16
377. 浙江省(sheng)杭州(zhou)市精準發力(li)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chan)業(ye)鏈供應鏈穩定。 2022 第九(jiu)次 17
378. 浙江省溫州市(shi)深化(hua)企業(ye)投資項目審批改革(ge)加快項目建設。 2022 第九次(ci) 18
379. 福建省(sheng)建設“閩捷辦”智慧稅務(wu)(wu)平臺打造“不打烊”的(de)網(wang)上稅務(wu)(wu)服務(wu)(wu)廳。 2022 第(di)九次 19
380. 福建(jian)省廈門市實施“財政(zheng)政(zheng)策+金(jin)融工具”紓解企(qi)業(ye)流動性困難。 2022 第九(jiu)次 20
381. 福建省莆田市(shi)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min)”工程推動基層(ceng)治理上臺階。 2022 第九次 21
382. 江(jiang)西(xi)省以改革為動力持(chi)續(xu)優(you)化升級(ji)營商環境。 2022 第九次(ci) 22
383. 江西省堅持“五鏈合一”有(you)序(xu)保(bao)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2022 第九(jiu)次(ci) 23
384. 江(jiang)西省強(qiang)力推(tui)進(jin)(jin)擴消(xiao)費“三年行動”促進(jin)(jin)消(xiao)費穩定(ding)增(zeng)長。 2022 第九次 24
385. 河(he)南(nan)省積極探索(suo)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ji)社會(hui)發展有效路(lu)徑。 2022 第九次(ci) 25
386. 河(he)南省(sheng)漯河(he)市助推民營企業擴投資強活力。 2022 第九次(ci) 26
387. 河南省鶴(he)壁市(shi)供需兩端(duan)發力著力破解(jie)“就業難”、“用工缺”。 2022 第九次 27
388. 湖北省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 2022 第九次(ci) 28
389. 湖北省荊(jing)州(zhou)市強化勞務品牌建(jian)設(she)打造就業(ye)“金名片”。 2022 第九次 29
390. 湖北省潛(qian)江市打造(zao)“蝦—稻”特色(se)產業鏈構(gou)筑現代農業發(fa)展高地。 2022 第(di)九次 30
391. 湖(hu)南(nan)省“萬名干部聯萬企”常態化(hua)解難題優服務促發展。 2022 第九次 31
392. 湖南(nan)省“促創業保用工強服務”用心(xin)用情(qing)做實家(jia)門口就業。 2022 第九次 32
393. 湖南省湘潭市健(jian)全(quan)“引育用留(liu)”新(xin)機制促進人才強市。 2022 第九次 33
394. 廣東省大力發展跨(kua)境電商積(ji)聚外貿(mao)發展新(xin)動(dong)能。 2022 第九次 34
395. 廣東(dong)省編密(mi)織牢民生“兜底(di)網”切實保障困(kun)難群眾基本生活。 2022 第九次(ci) 35
396. 廣(guang)東省深圳市大力發展零(ling)工(gong)市場服務靈活就業人(ren)員(yuan)。 2022 第九(jiu)次 36
397. 廣西(xi)壯族自治區(qu)推出“桂惠貸(dai)”提升市場(chang)主體融資(zi)便利度(du)。 2022 第九次 37
398. 廣(guang)西壯(zhuang)族自治區欽州市(shi)創新模式夯(hang)實工業發(fa)展(zhan)根基(ji)。 2022 第九次(ci) 38
399.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推行“三色(se)管理”打好(hao)保通(tong)保暢“攻堅戰”。 2022 第九次 39
400. 云(yun)南省建立教師(shi)“省管校用(yong)”幫扶機(ji)制探索破解“縣中困(kun)境(jing)”難(nan)題。 2022 第(di)九次 40
401. 昆明海關實施(shi)“互(hu)聯網+邊(bian)民互(hu)市(shi)”助力邊(bian)貿發展。 2022 第九次 41
402. 云南省(sheng)曲靖市聚焦產業鏈延伸全力打造產業集群。 2022 第(di)九次 42
403. 西藏自治區(qu)標本兼治著力構建根治欠(qian)薪長效機制。 2022 第九(jiu)次 43
404. 西藏自(zi)治區精準發力(li)促(cu)進產業鏈供應(ying)鏈穩定。 2022 第九次 44
405.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堅持(chi)“退減免降緩”助力經濟高(gao)質量發展。 2022 第九次 45
406. 陜(shan)西省推進“三項改革”試點加快科技成果轉(zhuan)化(hua)。 2022 第九次 46
407. 陜(shan)西(xi)省實施零基預算(suan)改(gai)革更好集(ji)中(zhong)財力辦大事(shi)。 2022 第(di)九次 47
408. 陜西省推出“稅務(wu)管家”服務(wu)確保(bao)留(liu)抵退稅政(zheng)策落(luo)實落(luo)細(xi)。 2022 第九次 48
409. 甘肅(su)省(sheng)慶陽市全力打(da)造(zao)“東數西算(suan)”大數據產業(ye)集群。 2022 第九次 49
410. 甘肅省定西市創新運(yun)用“五式(shi)工作(zuo)法”穩市場主(zhu)體助(zhu)力(li)經(jing)濟增長。 2022 第九(jiu)次 50
411. 甘肅(su)省酒泉市全產(chan)業鏈推進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 2022 第九次 51
412. 青海省(sheng)靶向發力深入推進(jin)生態文明(ming)建設。 2022 第(di)九次 52
413. 青海省聚力“源網荷(he)儲”打造(zao)國(guo)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di)。 2022 第九次 53
414. 青海(hai)省西寧市“雙(shuang)輪驅動”助力穩經濟(ji)大(da)盤。 2022 第九次(ci) 54
415. 新疆維吾(wu)爾自治(zhi)區突出重(zhong)點推(tui)動中(zhong)歐班列高效開行。 2022 第九次 55
416. 新疆(jiang)維吾爾(er)自治區突出“四個注重”全力以赴穩增(zeng)長。 2022 第九次(ci) 56
417. 新疆維(wei)吾爾(er)自治區博爾(er)塔拉蒙古自治州堅(jian)持補短板優環境抓(zhua)關(guan)鍵全力推進“口(kou)岸強州”戰略(lve)。 2022 第九次 57
418. 新(xin)疆生產建設(she)兵團第十二師堅決守護全(quan)疆“菜(cai)籃子”、“果(guo)盤子”安全(quan)。 2022 第九(jiu)次 58
419.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di)一師(shi)阿拉爾(er)市挖潛力添動力激(ji)活力探索發(fa)展荒漠經(jing)濟。 2022 第(di)九次(ci) 59
420. 新(xin)疆生產建設兵團第(di)六師五家渠市(shi)促進市(shi)場主體提質擴量增效。 2022 第(di)九次 60
山(shan)西省歷年獲國務院(yuan)大督查(cha)通報表揚典型經(jing)驗做法(fa)名單
第二次(ci)至(zhi)第九(jiu)次(ci)15項
總序(xu)號(hao)(hao) 典型經驗 年度 通(tong)報 序(xu)號(hao)(hao)
1. 山西省深化(hua)煤炭管理體制改(gai)革。 2015 第二次 3
2. 山西省積極穩妥推進去(qu)產能企業職工(gong)(gong)安置工(gong)(gong)作(zuo)。 2016 第三次 4
3. 山西省(sheng)實(shi)施(shi)高速公路(lu)差(cha)異化收費降低企業物(wu)流成(cheng)本。 2017 第四(si)次 5
4. 山(shan)西省大同(tong)市堅決打好(hao)污(wu)染(ran)防治(zhi)攻堅戰(zhan),努力實現(xian)從“煤都黑”到“大同(tong)藍”。 2018 第五次 15
5. 山(shan)西省(sheng)長治市城(cheng)區積極搭建(jian)“雙創(chuang)”平臺,推進創(chuang)新(xin)驅動發展。 2018 第五(wu)次 16
6. 山西(xi)省運城市鹽湖(hu)區全面推(tui)進區、鄉、村三級醫療(liao)機構(gou)一體化改(gai)革,增強群(qun)眾就醫獲得感。 2018 第(di)五(wu)次 17
7. 山西省忻州市堅持“六環”聯動(dong),推(tui)進整村扶貧搬(ban)遷。 2018 第五次 18
8. 山西省以政務信息(xi)化改(gai)革為突破(po)口優化營商環境。 2019 第六次 3
9. 山西省運城市實施“鳳還巢”計(ji)劃服(fu)務在(zai)外務工創業人員(yuan)。 2019 第六次 4
10. 山西省(sheng)積極(ji)打造晉字號“特”、“優”農產品品牌。 2021 第八(ba)次 10
11. 山西省推動社會保(bao)險數據共(gong)享提升(sheng)繳(jiao)費便利度。 2021 第八次 11
12. 山西省運城市(shi)鹽湖區(qu)搭建零工(gong)市(shi)場助力務(wu)工(gong)人員靈活(huo)就業。 2021 第八次 12
13. 山西省強化煤(mei)炭增產保供(gong)保障能源安全。 2022 第九次(ci) 1
14. 山(shan)西省呂梁市打造“呂梁山(shan)護工”特色勞務品牌助力鄉(xiang)村振興。 2022 第九(jiu)次 2
15. 山西(xi)省(sheng)陽泉市創新運(yun)用“一賬清(qing)”工作法推動(dong)退稅(shui)紅利精準惠(hui)企(qi)。 2022 第九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