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人笑我太癡狂,我笑世人看不穿。
狂(kuang)妄(wang)的人,要么是自大,要么是真有(you)狂(kuang)的本錢!
嚴格意義上來講,中國的商人一般都講究“悶聲發大財”,低調神秘也逐漸成了富豪們的標配;
他(ta)身(shen)上有著太多的(de)標簽,但唯獨卻對“全球華人第一狂人”的(de)稱(cheng)號情有獨鐘。
在3個月內推平700座荒山;公司的一年的純利潤超過李嘉誠的總資產;中國最好的公司都是不上市的,自己的公司算一家,任正非的華為算一家...等等這些都是他曾口出過的“狂言”。
他就是太平洋建設(she)集團創(chuang)始(shi)人、蘇商集團創(chuang)始(shi)人、《新論語(yu)》總撰稿(gao)人嚴介(jie)和。
這個常常語出驚人的(de)(de)傳(chuan)(chuan)奇(qi)人物,他的(de)(de)成長史本身就(jiu)是一段傳(chuan)(chuan)奇(qi),他的(de)(de)財(cai)富(fu)挖掘(jue)之路也充(chong)滿著神(shen)奇(qi)的(de)(de)色彩!
壹
要問中國最“狂”、最大的承包商是誰?
當(dang)屬(shu)太(tai)平洋建設(she)集(ji)團(tuan)的嚴(yan)介和,生于江蘇,立于江蘇、歸(gui)于江蘇,江蘇嚴(yan)家不(bu)簡單(dan)!
嚴介和一手創辦的太平洋建設,排名全球建筑業私企第一,訂單總量突破萬億;嚴家企業估值更是超過4萬億元。
而這位狂人從腥風血雨走來,一次次“死里逃生”,成為中國商界不可復制的傳奇。
嚴介(jie)和(he)于(yu)1960年生(sheng)于(yu)江蘇淮(huai)安,上面有8個兄弟姐妹。在那個物質十分貧乏的年代,父(fu)母養這么多(duo)孩子,家庭的貧窮(qiong)可想而知。
幸(xing)運的是,他們(men)家祖祖輩輩是書香世家,父母(mu)也是老師(shi),再窮也沒(mei)放棄對孩子的教育(yu),他從小的夢想就是跟父母(mu)一樣做老師(shi)。
1976年,16歲的(de)嚴(yan)介和以優異的(de)成績高中畢業(ye),文字功(gong)底很好的(de)嚴(yan)介和,在家鄉中學留校當了名語文代課老(lao)(lao)師(shi)(shi),后(hou)來又進入淮安的(de)一所高中做代課老(lao)(lao)師(shi)(shi)。
這個時候,嚴介和“狂”的本性就開始逐漸顯露出來,有2件事情就是最好的例證。
第一件,就是師生戀!
說是老師,嚴介和其實只比自己班上的學(xue)生大(da)兩(liang)、三歲,更像是他們的哥(ge)(ge)哥(ge)(ge)。
班上(shang)有個(ge)小他3歲(sui)的女生(sheng),名叫張(zhang)云芹(qin),不僅(jin)長得漂亮(liang),學習成績好,而(er)且運動(dong)還很棒,張(zhang)云芹(qin)的出彩,讓同樣處于青春懵懂年紀的嚴介和(he)異常關(guan)注,并逐漸產生(sheng)了好感;
張(zhang)云芹畢業(ye)后(hou)沒多久,兩(liang)人(ren)就光明正大地在同(tong)學和同(tong)事詫(cha)異的(de)目光下(xia)結了婚!
1983年,嚴介和和張云芹有了一個女兒(嚴昕,現已是蘇商集團的董事長);就在同年,嚴介和受人推薦,成為了淮安市一位主要領導的秘書,算是一只腳踏進了仕途,可謂是雙喜臨門!
貳
此時(shi)的(de)淮(huai)安,還遠沒有之后“蘇北經濟中心”的(de)風采,也(ye)沒有太大的(de)生(sheng)活壓力。
嚴介和憑借(jie)每月幾十塊(kuai)的收入(ru),倒也(ye)算是(shi)逍(xiao)遙(yao)自在。
但是好景不長,兒子嚴昊的出現,打破了嚴介和對平靜美好生活的憧憬!因為此時的嚴介和要面臨著一個重大的人生抉擇:一是打掉孩子維持現在的生活;另一個就是把孩子生下來,然后面對巨額的罰款和丟掉“鐵飯碗”。
對于生于傳統家(jia)庭(ting)的(de)嚴介(jie)和而言,毫無疑問選擇了(le)后(hou)者,主(zhu)動辭了(le)職。
辭職經商無疑是一條自斷后路的行為,要么成功,要么只能露宿街頭。
后來,他本人曾回憶道:“別人是下海,我只能跳海。下海的人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跳海的人是苦海無邊,回頭無岸。”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嚴昊的出生,讓嚴介和的命運迎來了重大轉折,因為誰也沒想到,此次“跳海”竟開啟了他人生的逆襲!
剛好那時候,改革開(kai)放的春(chun)風(feng)吹(chui)遍了祖國大地,嚴(yan)介和就尋(xun)思著帶領全(quan)家創業。
江蘇淮陰(yin)市(shi)屬于(yu)長江中下(xia)游地(di)區(qu),常年雨季比較多(duo),當時(shi)也沒有合適的雨具,一下(xia)雨出去做事很不(bu)方(fang)便,于(yu)是他(ta)帶(dai)著家(jia)人編(bian)制防水的雨具,草帽、斗篷等(deng),由此帶(dai)來了(le)可觀(guan)的收入,大大緩解了(le)家(jia)庭財政(zheng)壓力。
可這種小作坊模式的生(sheng)產(chan),只能維持一時生(sheng)計,有(you)一家子人要養的嚴介和,并不滿足于此!
1987年,淮安一家(jia)鄉鎮水泥廠因(yin)經營(ying)不善,連年虧損,向社會公開(kai)招標租賃經營(ying)權。
嚴介和在妻子的(de)鼓勵(li)下,主動參加應(ying)聘(pin),最終以高分被選(xuan)為廠長。
叁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半路經商的嚴介和竟頗有天賦!
憑借敢想敢做的作風、以及幕后出謀劃策的妻子張云芹,嚴介和不到三個月,就讓這家瀕臨倒閉的水泥廠轉虧為盈。
這份(fen)充滿了(le)傳奇色彩的經(jing)歷,不(bu)僅解決(jue)了(le)嚴介(jie)和所面臨的生(sheng)活和經(jing)濟壓力,更是(shi)讓嚴介(jie)和在業(ye)界內(nei)名聲(sheng)大(da)漲(zhang)。
隨(sui)后(hou),得到上級肯定的(de)嚴介和(he)先后(hou)兼任(ren)七(qi)家工廠的(de)法(fa)人代表(biao),無一例(li)外都讓這些企(qi)業(ye)轉虧為盈。
只是在這些企業中,他的身份都是“管理顧問”,并非真正的所有者。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高級打工仔”。
身份(fen)不重(zhong)要(yao)(yao),重(zhong)要(yao)(yao)是嚴(yan)介(jie)和(he)通過這(zhe)些管理工作,攢(zan)下十多萬元(yuan),徹底解決了家里(li)生計問題。
看(kan)到自己(ji)親手帶出的(de)公司逐漸走(zou)向正軌,自己(ji)還一直飄著(zhu),嚴(yan)介(jie)和有些心動,希(xi)望有家真(zhen)正屬于自己(ji)的(de)公司。
1992年,嚴介和帶著借來的10萬元錢,創辦淮安引江建筑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同年,南京市正在建設環城公路,得知這個消息后,嚴介和爭取到了3個小涵洞的項目。但因項目被層層轉包,核算后發現整個項目若做了的話會直接虧損8萬元,不做的話按照合同規定會虧損5萬元。
“虧5萬(wan)(wan)不如虧8萬(wan)(wan),我們豁(huo)出去了,一定要保證工程(cheng)的(de)進(jin)度和(he)質量(liang)。”最終,原本140天(tian)的(de)工程(cheng)量(liang),嚴介和(he)不僅縮短(duan)工期到(dao)72天(tian),還(huan)保質保量(liang)提前完成了。
后來,南京市把城市道路(lu)工程都(dou)給了(le)(le)他(ta),他(ta)從當初的(de)虧(kui)8萬元(yuan)變(bian)到了(le)(le)賺860萬元(yuan),這在當時已(yi)經是富豪級別了(le)(le),因此他(ta)成了(le)(le)中(zhong)國最大的(de)承包(bao)商。
而這個“虧5萬不如虧8萬”的故事,也被哈佛商學院作為經典案例記錄在了教材中。
肆
1995年,引江公司完成集團化組建,正式更名為太平洋建設集團。
不得不說,嚴(yan)介(jie)和進入(ru)工程行業(ye),算是走對(dui)了(le)路;他獨創了(le)BT模(mo)式,可(ke)以(yi)由(you)集團墊資興建工程,后期產權房可(ke)以(yi)分(fen)期付款;
一時間太平洋接到了(le)無數政府工程的(de)(de)大(da)訂(ding)單,公(gong)司年營收開始高速(su)增長(chang),一躍成為國(guo)(guo)內(nei)頂(ding)尖的(de)(de)建筑公(gong)司,而嚴介和也成為中國(guo)(guo)最大(da)的(de)(de)包工頭。
2012年的時候,嚴介和參與了蘭州新城的建設。它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私人投資項目,一共耗資220億。
這個項目當時沒人敢接,因為要在一年內推平700座山頭,那時的環境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嚴介和不僅接了居然還敢放出“豪言”:要在180天內完成任務。
最(zui)終“狂人(ren)”嚴介(jie)和做到(dao)了,他不(bu)僅如(ru)期完成了這項工作,甚至還在保(bao)質(zhi)保(bao)量(liang)的前提下提前了幾天(tian)完成!
2020年,太平洋建設位列世界500強第75位,總資產也從636.946億美元。目前,太平洋建設集團對外投資企業高達170家,主要涉及建筑業。
值得一提的是(shi),2011年,嚴介和將太平(ping)洋(yang)建設(she)交(jiao)給了(le)年僅25歲的兒子嚴昊,后者(zhe)藉(jie)此(ci)躋身千億(yi)富(fu)豪。太平(ping)洋(yang)建設(she)多年位居世界500強之列。
2013年,嚴介和創立蘇商集團,兩年后,又把這家公司交給了女兒嚴昕。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顯示,蘇商集團的營收為464.781億美元,利潤為16.543億美元,排名第299位。
故(gu)事并未到此(ci)結束,據嚴(yan)介和旗下的莊(zhuang)嚴(yan)智庫發文介紹(shao),嚴(yan)介和將家族剩(sheng)余公司優化組合成立了(le)莊(zhuang)嚴(yan)系(xi)。如今,莊(zhuang)嚴(yan)系(xi)也有了(le)沖擊世界500強的實力!
這么(me)看來,嚴(yan)介和(he)確(que)實有“狂(kuang)”的資本!
伍
嚴介(jie)和外(wai)表低調(diao),卻常常口出(chu)狂(kuang)言,讓人(ren)為之一(yi)震。
對于人才,他曾說:什么博士、博士后,沒有用的;
對于管理,他還說:商學院的教育都是失敗的,中國90%的管理學教授都不懂管理,我就是中國管理水平最高的企業家;
對于能力,他自戀地說:到現在為止,只有我想不到的,沒有我做不到的;
對于穿著,他自大地說:我從沒穿過名牌,沒必要——我自己就是名牌。
令人生疑的是,2018年太平洋建設集團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穩居全球工程與建筑業私企第一。尋常企業做出這樣的規模,大多會選擇上市,攫取更大的利潤。
嚴介和是何等“狷狂”的人物,他不僅堅決不肯上市,還放出話來:“好公司都是不上市的,我哪怕不上市,賺來的錢也一定能超過李嘉誠”。
因為(wei)嚴介和常常語出驚(jing)人,人們稱其為(wei)“全球華人中的第(di)一狂人”!
嚴介和的“狂”也不是沒有底氣的,不僅自身的工程做到了私企第一。而且他表示自己的金錢來源等都非常正規,身正自然不怕影子斜,所以嚴介和他敢去發言。
你(ni)對“狂人”嚴介和又有什么見解呢(ni)?
參考資料:
《》,風聲島
《》,進深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