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開始,延遲退休政策后第一批達到新法定退休年齡者才真正誕生,那么延遲一個月退休,養老金能多200元嗎?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養老金計發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延遲退休政策實施后,又增加了晚退多得原則。因此,延遲退休后,養老金肯定比按照原法定退休年齡退休高,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養老金計發基數的影響。目前情況看,養老金計發基數每年都會公布一次,如果延遲一個月的退休時間還是在2025年,計發基數對養老金核算沒有影響,如果延遲到以后年度,計發基數將對養老金產生影響。
第二,累計繳費年限的影響。延遲退休,相應增加繳費年限,基礎養老金也會增加。
第三,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增加。因為繳費年限增加,個人賬戶養老金累計儲存額也會增加,養老金計發月數也會發生變化。比如60歲退休計發月數139,如果是60歲1個月退休,計發月數是132,計發月數越小,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高。
具體每延遲一個月增加多少養老金,我們舉個例子進行說明。假設老王原來法定退休時間是2025年1月份,如今延遲到2月份退休,累計繳費年限從30年增加到30年1個月,累計儲存額從20萬增加到20.1萬,計發月數從139變成132,平均繳費指數1.5,與原來一樣,養老金計發基數為9000元。
基礎養老金每月增加9000*(1+1.5)/2*1/12*1/100=9.38元。
原來60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為200000/139=1438.85元,延遲一個月后個人賬戶養老金為201000/132=1522.73元,每月增加個人賬戶養老金1522.73-1438.85=83.88元。
因為養老金計發基數沒有改變,過渡性養老金保持不變。
以上總增加養老金83.88+9.38=93.26元,不到100元。
因此,大多數人延遲退休1個月,養老金能增加幾十元,如果增加100元挺難的,每月增加200元會更難。當然如果延遲到下年度退休,因為養老金計發基數會變大一點,養老金還會多增加一點。
需要說明的是,隨著延遲退休年齡的增加,年齡越大,養老金增加越明顯。比如60歲退休和63歲退休,計發月數差別很大,個人賬戶養老金差別就會非常大。
現在已經是2025年2月份了,已經誕生延遲退休后第一批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比原來的法定退休年齡延遲了一個月,每月增加養老金是一定的,但多數人只能增加幾十元,很難超過100元,達到200元或許只有鳳毛麟角的退休人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