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10巨頭」包括騰訊、阿里、小米、比亞迪、美團、網易、美的、恒瑞醫藥、攜程和安踏,投資主題包括人工智能、自給自足、「走出去」、新消費,以及改善股東回報等。
內地日前發(fa)布《關于深入推進深圳(zhen)綜合改革(ge)試點深化改革(ge)創(chuang)新擴(kuo)大開放的意見》,提(ti)出(chu)允(yun)許在香(xiang)港(gang)上市的粵港(gang)澳大灣(wan)區企業,按照政策(ce)規定在深圳(zhen)證交(jiao)所上市。
實際上,先H股(gu)后A股(gu)的案例已有不(bu)少,包括中金(jin)公(gong)司(03908)、中集車輛(liang)(01839)等。市場普(pu)遍認為這(zhe)一消息為重大利(li)好,據內媒報(bao)道,伴(ban)隨港(gang)股(gu)優質(zhi)的科(ke)技公(gong)司回(hui)歸A股(gu),將(jiang)進一步(bu)增強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和科(ke)技資產的投資信心。
建議設綠色通道便利回A股
根據報道,全國(guo)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經(jing)濟(ji)委員會副主任何杰表示,深圳有望試(shi)點紅(hong)籌(chou)股二次上(shang)市(shi),將為(wei)科創(chuang)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de)上(shang)市(shi)渠道。
安永大中(zhong)華區審計(ji)服務(wu)市場聯席主管合伙人湯(tang)哲輝稱,通過粵港(gang)澳(ao)大灣區企(qi)業「雙重上(shang)市」,可以(yi)吸引更多以(yi)香港(gang)為樞紐的國際資(zi)本進入A股資(zi)本市場,并推動「香港(gang)國際金(jin)融中(zhong)心+深(shen)圳產業金(jin)融中(zhong)心」的加快形成(cheng)。
他建議,深(shen)交所(suo)創(chuang)業板可以考慮通過簡化審(shen)(shen)核(he)流(liu)程和給(gei)予包容(rong)性兩(liang)方面,進一步吸(xi)納港股優質(zhi)高科(ke)技(ji)公司(si)。比如參考從A股到H股上(shang)(shang)市(shi)(shi)的(de)企(qi)業,港交所(suo)對(dui)特(te)定(ding)市(shi)(shi)值的(de)企(qi)業開(kai)啟綠色審(shen)(shen)核(he)通道,深(shen)交所(suo)可以對(dui)滿足一定(ding)要(yao)求的(de)企(qi)業,給(gei)予綠色通道,縮短審(shen)(shen)核(he)周期;此外,兩(liang)地市(shi)(shi)場的(de)信息披露存在(zai)差異,可考慮對(dui)已有信息的(de)充分利用,審(shen)(shen)慎評估減少A股IPO額外程序,加快上(shang)(shang)市(shi)(shi)進程。
高盛認為,中國民營企業的投資價值正在回暖,尤其是頭部企業憑借低市場集中度、政策支持、技術創新、海外市場競爭力及估值吸引力,展現出顯著潛力。中國“民營十巨頭”分別為:騰訊、阿里巴巴、小米、比亞迪、美團、網易、美的、恒瑞醫藥、攜程和安踏。
高盛最新發布的三部曲研究報告顯(xian)示,中(zhong)國正(zheng)在(zai)醞釀屬(shu)于自己的“七姐妹”。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高盛策略團隊近日發布重磅研究,首次提出(chu)高中(zhong)國“民營十巨頭(tou)”(Chinese Prominent 10)的概念,將騰訊、阿(a)里巴(ba)巴(ba)、小米等十家民營企業巨頭(tou)直(zhi)接對(dui)標(biao)美國“美股(gu)七(qi)姐妹”(Magnificent 7),意(yi)在挖掘中國股市(shi)中具(ju)備長期霸(ba)主潛力(li)的核心資產。
報告顯示,這十家(jia)企業(ye)橫跨科技(ji)、消費(fei)、汽(qi)車等高增(zeng)長領域,代(dai)表了中(zhong)國(guo)經濟的(de)“新動(dong)能”——人工智能、自主創新、全球(qiu)化擴張及服(fu)務消費(fei)升級。公(gong)司總市值高達(da)1.6萬億美元,占據(ju)MSCI中(zhong)國(guo)指(zhi)數42%的(de)權重,預(yu)計未(wei)來(lai)兩(liang)年盈利復合年增(zeng)長率(lv)達(da)13%。
高盛認為,中(zhong)(zhong)(zhong)國“民營十巨(ju)頭”具(ju)備類似“美股(gu)七(qi)姐(jie)妹”的市場主(zhu)導(dao)潛力,可能(neng)在未來進一(yi)步提升中(zhong)(zhong)(zhong)國股(gu)市的集中(zhong)(zhong)(zhong)度,改變投資(zi)者對中(zhong)(zhong)(zhong)國資(zi)產(chan)的認知(zhi)。
“民營十巨頭”覆蓋多個行業,增長潛力與合理定價并存
高盛篩選出的“民營十巨頭”包括:騰訊(市值(zhi)6010億(yi)(yi)美元(yuan))、阿里(li)巴巴(2890億(yi)(yi)美元(yuan))、小(xiao)米(1460億(yi)(yi)美元(yuan))、比亞迪(di)(1210億(yi)(yi)美元(yuan))、美團(1020億(yi)(yi)美元(yuan))、網易(860億(yi)(yi)美元(yuan))、美的(780億(yi)(yi)美元(yuan))、恒瑞(rui)醫(yi)藥(510億(yi)(yi)美元(yuan))、攜程(430億(yi)(yi)美元(yuan))以及安踏(ta)(350億(yi)(yi)美元(yuan))。
這些公司覆蓋(gai)了互動媒體(ti)、零售、科技硬件(jian)、汽車、餐飲(yin)、娛樂、家用耐用消費品、醫(yi)藥、酒店和紡織服裝等多個子行業。它們共占MSCI中國(guo)指數42%的權(quan)重,日(ri)均交易(yi)額達110億美(mei)元,顯示出極高的市(shi)場影(ying)響力(li)和投資吸(xi)引力(li)。
從主題上看,“民營十巨(ju)頭”代表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自給自足、全球化、服務消費(fei)及中國股東回報改善等五大投(tou)資趨勢。
從財務數(shu)據來看,“民營(ying)十(shi)巨頭(tou)”展現出強勁(jing)的增長預期和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ping)。
高盛分析師預計,這些(xie)企業(ye)未來兩年的盈利年復(fu)合增長率(CAGR)將(jiang)達到13%,中值為(wei)12%。目前,這些股票的平均市盈率(P/E)為16倍,前瞻性市盈增長比率(fPEG)為1.1倍,相較于美股“七姐妹”的28.5倍P/E和1.8倍fPEG,估值更具吸引(yin)力。
此外,自2022年底低點以來,這十只股票平均上漲54%,今年以來漲幅達24%,分別跑贏MSCI中(zhong)國(guo)指數33個和8個百分點(dian),顯示出其優異的相對表(biao)現。
政策、技術驅動下,中國民營企業強勢回歸
高盛(sheng)在(zai)報告中表示,在(zai)經歷(li)了自2020年底以來近4萬億美元市(shi)值損失(shi)、跑輸國企板塊(kuai)56個百分(fen)點的低谷后(hou),中國民營企業正展現出強勁復蘇的跡象。
報告數據顯示,民企利(li)潤和ROE自2022年(nian)低點(dian)分別回升22%和1.2個百(bai)分點(dian),估值仍(reng)處于歷史(shi)低位,現金回報率(lv)創下新高。
政策層(ceng)面(mian),高層(ceng)對民企(qi)的重視顯著提(ti)升。
今年(nian)2月17日(ri)舉行的民營企(qi)業(ye)座(zuo)談會、4月30日(ri)首部(bu)民營經(jing)濟促進法的出臺均(jun)提振(zhen)了民營企(qi)業(ye)家(jia)信心。高盛編制的指(zhi)標也顯示,對私營經(jing)濟的監緊(jin)強度目(mu)前處于(yu)過去5年(nian)最寬松水平。
AI技(ji)(ji)術的(de)快(kuai)速(su)突(tu)破,尤其是DeepSeek-R1等(deng)中國(guo)AI模型的(de)問(wen)世(shi),顯著提升了市場對科技(ji)(ji)民企的(de)樂觀情緒。
自2025年1月中旬低點以(yi)來,恒(heng)生科技指(zhi)數和MSCI中國(guo)指(zhi)數分別反彈25%和21%。
高盛此前曾預(yu)測,AI的廣泛采用可能在未(wei)來(lai)十年每年提(ti)升(sheng)中(zhong)國企業每股(gu)收益(yi)(EPS)2.5%,并(bing)推高中(zhong)國股(gu)市公(gong)允價值15-20%,或吸(xi)引超過200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流(liu)入(ru)。
值得注意的(de)是,民企在高盛(sheng)定義(yi)的(de)AI-Tech領域(yu)(半導體、電(dian)力(li)基建、數(shu)據云、軟件應用等)占據72%的(de)市場份(fen)額,預計今年和明年將(jiang)跑贏非科技領域(yu)15個百分(fen)點。
市場集中度低,資本回報成長空間大
具體而言,報告顯示,中(zhong)國(guo)股市(shi)的集中(zhong)度(du)較低(di),多年來回報分(fen)散性顯著,中(zhong)國(guo)前十大公司(si)僅占(zhan)總市(shi)值的17%,遠低(di)于美國(guo)的33%和新(xin)興市(shi)場(除中(zhong)國(guo)外)的30%。
高盛認為,隨著(zhu)行業現(xian)有的龍頭股企業逐(zhu)漸(jian)擴大(da)主導地位,市場集(ji)中度有望在未來幾年從17%升至更高的水平。
其次,民營企(qi)業(ye)的投資(zi)興趣將支(zhi)持(chi)其未來的有(you)(you)機增長和(he)收(shou)(shou)購(gou)增長,因此更加透明和(he)寬松的并購(gou)框架應有(you)(you)利于企(qi)業(ye)的收(shou)(shou)購(gou)增長,從而推動更高的行業(ye)整(zheng)合。
過去十年(nian),中國top-10市值企業的(de)年(nian)均更替(ti)率(lv)僅為12%,顯示出龍(long)頭企業的(de)“粘性(xing)”和競爭優勢(shi)。
高盛對超過7000家中美上市公司的面板回歸分析表明,資本支出、研發投入和集中度這三大因素與股票后續回報率和市場份額代表性呈現顯著正相關性——這(zhe)意(yi)味(wei)著已在(zai)行業內占據(ju)利潤(run)池、資本支出和研發主導地位的民營企業,更有可能在(zai)未來(lai)保持(chi)甚至擴(kuo)大領(ling)先地位。
AI驅動賦予新動能,海外擴張提升盈利潛力
高盛還特別提及,AI技術正在(zai)重塑(su)競爭格局(ju),大型民企(qi)憑借其(qi)客戶基礎(chu)、數(shu)據積累(lei)和投資能力,在(zai)AI投資、開發和商業化(hua)方面(mian)表(biao)現更為突(tu)出(chu)。
據報告(gao)估算,AI技(ji)術的廣(guang)泛(fan)應用可(ke)在(zai)未(wei)來十年(nian)每年(nian)推動中國企(qi)業(ye)(ye)盈利增長(chang)2.5%,而民營企(qi)業(ye)(ye)在(zai)其(qi)定義的AI-科技(ji)宇宙中占比高達72%。
高盛對1300多份財報電話會議的文本分析顯示,民營企業主導的科技行業(如媒體、軟件、IT服務和醫療)對AI的關注度顯著高于同行。預計已經擁(yong)有龐大的(de)客戶(hu)群(qun)和數(shu)據,正在擁(yong)抱新AI技(ji)術(shu)并致力于重塑商業模式的(de)企業更有可能成為(wei)長期(qi)贏家。
此外,中(zhong)國民營企業正引領“走出去”戰略。
報告數據顯示,民營企業海外銷售占比從2017年的10%提升至2024年的17%。由于海外擴張需要大量前期投入(如勞動力、生產設施和營銷),擁有強(qiang)大(da)資產(chan)負(fu)債表和(he)現金流的企業更具(ju)優(you)勢。
高(gao)盛(sheng)指(zhi)出,部(bu)分企業在海外市場的(de)毛利(li)率顯(xian)著高(gao)于國內(如比(bi)亞(ya)迪(di)的(de)海外毛利(li)率達30%)。投資者應聚焦具備全(quan)球(qiu)化能力的(de)頭部(bu)民(min)企,分享其規模經濟和盈利(li)提升的(de)紅利(li)。
估值洼地與資金回流的雙重利好
高(gao)盛指出,盡管(guan)基本面持(chi)續(xu)改善,但(dan)中國“民營十巨頭”的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wei)。
報告顯示,“民營十巨頭”的(de)平均交易估(gu)值為13.9倍12個月預期市(shi)盈率,較MSCI中國指數僅有22%的(de)估(gu)值溢價,遠低(di)于歷史均值,更是大幅低于美國科技七巨頭43%的估(gu)值溢價水(shui)平。
進一步看,若中(zhong)國(guo)民企能獲得(de)類似美(mei)國(guo)的估值溢價,其市場集中(zhong)度將從11%升至13%,為這些(xie)企業增加3130億美(mei)元市值。
近期(qi)政策轉向和對美國市場多元化的(de)需求,重新(xin)點燃(ran)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de)興趣。
高盛估計,在496只全球共同基金中,86%對中國股票低配,管理資產總規模達0.9萬億美元。若全球(qiu)主動基金(jin)對中國股票采取(qu)等權重配置,可(ke)能帶來高達(da)440億美元的潛(qian)在流入,大型民企因其規模(mo)、流動性和指(zhi)數(shu)權重將最受益。
同時,過去(qu)五(wu)年中國(guo)股票ETF資(zi)產快速增長(chang),指數重倉股也將持(chi)續受到被動(dong)資(zi)金(jin)青睞。